English

“三大文学思潮”呈现新面目

2007-03-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罗伟文 我有话说

《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新论》一书的作者俞兆平教授早年曾醉心于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具有一定的哲学素养,其后转向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研究,致力于中西文论思想的比较和融通。这样的学术功底使他能够博涉多通,视野开阔,加之“若无新意,则不轻作”的学术追求,使他总是能站在该学科领域研究的前沿,发掘出新课题。

《新论》一书即为明证。

长期以来,国内文艺界在论析浪漫主义的本质属性时,都从情感、想像和主观态度等方面对它进行规定,这些定性成为一种习见而被接受,并沿袭至今。人们对它深信不疑,几乎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新论》作者指出,浪漫主义是一个“意义庞杂,内涵宽泛”的概念,应对其进行深入的学理辨析,否则将束缚人们的视野及观念。在西方思想史上,浪漫主义的根本内质是:“现代性的第一次‘自我’批判”,即对人类文明负值效应的质疑和反思。在此考辨基础上,作者首次区分出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两种不同性质的浪漫主义――“美学的浪漫主义”和“政治学的浪漫主义”。前者以卢梭为代表,侧重于对历史现代性的批判;后者以高尔基为代表,将浪漫主义视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循此思路,作者对创造社的流派归属问题做出新的判断。以往将创造社归入浪漫主义思潮范围,作者对这一定论提出质疑,他指出:创造社主要成员在“1930年前公开发表的文章中,从未亮出浪漫主义的旗号,而凡涉及浪漫主义之处,均颇有微词,或是回避,或是贬斥,甚至予以批判”;“创造社仅是采用了浪漫主义某些创作方法的文学社团”。而真正趋近、隶属于纯正浪漫主义思潮的文学创造,则是以宗白华、沈从文、冯至为代表的美学追求和创作实践。

国内学界在探析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生成和演化时,多从两个角度楔入,一是受进化论文学观的影响,二是感时忧国的时代精神使然。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还忽略了产生一种新思潮所应有的内在学理动因。《新论》作者鲜明地提出,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生成和演化过程中,有一种“科学主义的内在启动力”。他发现,在“文学写实主义”这一概念中糅合着“科学认知”与“人文理解”这一悖论式的两极。前者要求文学对客体对象进行精确、逼真的反映与复制;后者则渗透着作家对人生、世界的“理解”。

古典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中长期未能得到应有的学理考察。《新论》作者大胆地跳出思想“预设”的限定,从纯学术的角度来考察古典主义思潮。他指出,只要把现象纳入现代性的历史语境,对古典主义文学思潮作一种“辩证的认识和整体的把握”,就会发现这一思潮不仅是一个客观存在,而且还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作者揭示出国内学界常分而论之的学衡派和新月派,其实“是出于同一学术背景的”。两者前后承续,构成了同一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它有着发端、演进到高潮的进程轨迹,有着系统的理论建设和创作实绩。

《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新论》,俞兆平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2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