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淘气“开皮豆”的快乐秘笈

2007-03-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李学斌(本报书评人) 我有话说

黄春华:现居武汉,作家。出版长篇小说《我是坏生我怕谁》、《我的朋友是怪蛇》、《杨梅》、《一滴泪珠掰两瓣》等。长篇小说《杨梅》、《一滴泪珠掰两瓣》等均在《

儿童文学》连载,引起强烈反响。曾获多种文学奖项。

一个作家不仅自己写作,还教别人写作,那么他教别人的时候,自然就多些自我表演的沉浸,添些进退裕如的潇洒;同样,一个编辑业余写作,又来策划、出版指导阅读写作的图书,自然也会带来新的创意,加些会心会意的提升。而一旦这种写和编,教与读联起手来,那么,往往就会出奇制胜,就会产生类似1+1>2或=3的效果。

“开皮豆快乐秘笈”就提供了这样的佐证。“开皮豆”是一个精灵古怪的小男生。他和他的异性死党“豆豆咪”这一对超绝的搞笑宝贝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几十个故事就是“快乐秘笈”。显然,在这里,“快乐”的涵义是多重的。既是指故事里两个小男生、小女生寻常日子的快乐,更是故事外,众多的小男生、小女生在玩玩闹闹中爱上阅读、迷上作文的快乐体验。既能从阅读中品尝平凡每一天的快乐,还能领会写作文的路数、诀窍,还是要归功于“开皮豆”那个堪称独家宝典的“快乐秘笈”。

可以说,“秘笈”里,“开皮豆”祭出的第一个法宝是故事之“趣”。

“开皮豆”快乐的第二个来源是“秘笈”的“麻辣形式”。

正如作者黄春华所说,“学生时代,作文是语文的一大块儿,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痛”,痛在哪里?痛在读和写,教与写之间,似乎隔着一道高不可及的墙。

如何打破这道墙?“快乐秘笈”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珠联璧合的深度默契,形式的趣味一点也不亚于内容的生动。“快乐秘笈”的核心有六部分――灵感魔盒、快乐故事、写作宝典、麻辣旁批、搞笑酷评、终篇留白。分别起到了三种效应:一是“拐杖阅读”,就是通过提纲挈领、富有启示性的导读,为小读者提供进入儿童文学阅读写作的“拐杖”。在“秘笈”中,主要体现为“灵感魔盒”和“写作宝典”两种形式。二是情景阅读,通过趣味性的故事和个性化的插图、封面让文字的境界视觉化,从而给读者提供具体真切的审美体验。比如“快乐故事”、“搞笑酷评”就属于此类;三是开放阅读,也就是把过去单一的线性阅读次序打破,增加诸多阅读的进入点,使阅读在图书中可以随机展开。比如,书中的“麻辣旁批”、“阅读申明”、“写作理念”、“专家推荐”、“编者心语”等都可以看作是“开放阅读”的有机形式。

“开皮豆”快乐的第三个源头在于阅读过程。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深陷于“孩子们不喜欢阅读,不喜欢作文”的困境。深层的原因是――他们感觉不到快乐。如今,这个局面已经大大改观。表现之一就是,这几年名目繁多的“坏小子”、“淘气包”、“俏丫头”招摇过市,琳琅满目的“快乐作文”、“幽默・悦读”风起云涌。在众多的“快乐馈赠”、“幽默文本”中,“开皮豆快乐秘笈”是相对比较到位的。原由就在于,它实现了三重融合――文学和教育的融合,倡导快乐读写;文学和出版的融合,标示快乐成长;文学和阅读的融合,引领快乐审美。

要达到这一点,首先得力于作家儿童本位的写作立场。阅读“开皮豆快乐秘笈”,读者几乎感觉不到成人作家面对稚拙生命的拿腔做调、勉为其难,也丝毫没有“雾里看花”、“隔岸观火”的距离感;同时,也与当下那些听任浅层次的趣味汪洋恣肆,直至陷入“无厘头”境地的文本拉开距离。也就是说,正是“开皮豆”的一系列快乐故事,让小读者开始了快乐的起程。由快乐阅读,进而快乐作文。

读快乐故事固然重要,但是,快乐的深度延续以及沿途的风景,却是来自于“另一只手”的引领。“开皮豆快乐秘笈”之所以在诸多的“快乐文本”中显得有几分卓异,还在于首创了儿童故事与作文指导结合之模式,提供给小读者一个创意互动的平台,决意将快乐成长、快乐阅读、快乐写作进行到底。正如策划者儿童文学博士、作家唐池子所说,“通过这套书,试图打通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作文教育之间那道厚厚的屏障”,让孩子们尽情享受童年的特权,让纯粹的儿童文学触动他们的心弦。

当然,如此一来,最为受益的还是现实中众多的“开皮豆”们,“快乐秘笈”的阅读成为了多角色体验,多角度进入的文学游戏。比如,内容的多元化,无疑呼应了小读者多元的阅读需求。阅读中,书里书外的“开皮豆”既可以合二为一,体味故事,麻辣旁批;又可以跳出圈子,“搞笑酷评”,自嘲自讽,达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多层面的阅读效应。除此之外,由辅文的多样化所构成的形式的立体感,更是体现出文学和教育和娱乐的合谋,提供了多重阅读的可能,也建构出文字阅读多元组合的新体验,进而开辟了指导儿童阅读、写作的全新模式。

而一旦做到了这些,作家、编辑也就彻头彻尾成了孩子们的“同谋犯”,也难怪“开皮豆”的快乐会成倍地增长呢。

“开皮豆快乐秘笈”系列之《比大白兔还要怪》、《男子汉,臭豆腐》,黄春华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15.20元0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