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庞兹走进了哪扇门?

2007-03-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曹中铭 我有话说

毫不夸张地说,庞兹导演的骗局是他所处的美国那个时代的畸形产物,最终他也成为其中的牺牲品。

20世纪初的美国,每个人都想快速致富,都想拥有财富,甚至是巨额财富,但天上不会掉馅饼。当财富不再是出身高贵的人的专利甚至连工人和女佣也向往贵族的庄园的时候,你所要做的仅仅是敲对了一扇门而已。然而,

真正敲对一扇门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些敢想敢做欲一夜暴富的投机者,除非在窃取财富后“人间蒸发”,否则无法逃脱被投进监狱的命运。

庞兹的一生与监狱有“缘”,曾经四次“进宫”。先是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盗取一家船运公司的支票并伪造签名以伪造罪被判三年监禁,后来由于表现较好,刑期减少到20个月;出来不久,又因为“偷运外国人进入美国”再一次回到监狱,这次则是美国亚特兰大联邦监狱;庞兹第三次被收监源于其骗局的破灭,一蹲就是四年;出狱没几个月,第四次长达九年的牢狱生活又开始了。

庞兹的牢狱之灾并非一无所获。还是在亚特兰大联邦监狱的时候,庞兹认识了一位名叫查尔斯・摩尔斯的人。此人拥有异乎寻常的财富,但后来却因“滥用银行基金”的罪名被判处15年徒刑,庞兹因而与其成为狱友。摩尔斯只服了两年刑期,《华尔街日报》的所有者克莱伦斯・巴伦直接找到时任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请求他给予宽恕,塔夫脱给予摩尔斯无条件释放的特赦。这使庞兹意识到:美国的法律系统对于有钱人来说更加仁慈和友善。庞兹第四次入狱时也曾给美国卡尔文・柯立芝总统发了一封请求宽恕的加急电报,但他却遭到拒绝。

应该说,摩尔斯提前出狱这件事对庞兹后来产生了影响。既然美国的法律能够宽恕有钱人,即使是触犯了法律,只要庞兹成为有钱人,当然也可以宽恕他。然而,庞兹却没有摩尔斯那样幸运。

自从踏上美国的国土,庞兹便开始了他的“淘金”之旅。庞兹的大脑高速地运转着,盘算着怎样才能赚大钱。“机会”终于来了,这便是国际回邮代金券。也正是因为国际回邮代金券,庞兹开始制造美国金融史上最著名的惊天骗局,而他本人也因之臭名远扬。

在庞兹骗局之前,美国社会诈骗横行,如从海水中提炼黄金、米勒的富兰克林财团承诺支付投资者每周10%的利息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骗局最终都被揭穿――当事人要么进了监狱,要么卷钱走人,庞兹的证券交易公司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这为他后来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理论上,当时通过国际回邮代金券能够赚取巨额利润,而问题则在于,其数量相对有限,并且其中还隐藏着某个国家暂停使用的风险。因此,这样的事实决定了庞兹的代金券计划不能按照其个人的想象进行实施。

庞兹45天50%的利息与米勒每周10%的利息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他们的区别在于米勒仅仅只是掀起了一朵小小的浪花便夭折了,而庞兹则把“蛋糕”做到了足够大。庞兹最初只是想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来完成他的财富积累,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其容易赚钱的消息扩散之后,就像是“西班牙流感的金融版本”一样,大量资金接踵而至,反过来又使他不堪重负。由于要支付高额的利息,又没有正当的利润来源,庞兹不得不大玩“折东墙补西墙”的古老游戏,结果窟窿越补越大。

当地政府部门的审计表明,在停止接受投资者的资金之后,庞兹公司的负债高达700万美元。700万美元在现在看来并不算什么,但当时足可以导致一家银行崩溃,事实也正是如此。

庞兹因他的骗局坐上了豪华轿车,住进了宽敞名贵的房子,可惜这一切就像一场梦,昙花一现而已。实际上,庞兹骗局还是使早期的几千名投资者得到了好处,以至于出事后仍有支持者向他投以敬仰的目光。但是,其受害者却是更多数。

小个子庞兹在美国没有淘到金,最终的结局是从终点又回到起点――被美国当局遣送回意大利,也从此不得不与美国“吻别”,其晚年客死在异国他乡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如果庞兹没有制造惊天骗局,其臭名也不会远扬,当然也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世界上曾经还有个叫庞兹的意大利人,但庞兹却偏偏走进了制造美国金融史上最著名的骗局这扇门。

曾经形如花花公子的庞兹一生中只有一件事值得庆幸,那就是妻子罗斯离婚后仍然深爱着他!

《庞兹的骗局:一个金融奇才的真实故事》,[美]米切尔・朱科夫著,张志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25.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