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委员前不久在政协小组讨论会发言时指出,国内部分大学教材远远落后于科学进展,并举例说,2001年国际组织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推出了一个研究气候变化的报告,包括了几十年气候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这个报告在3年后就被美国很多大学作为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研究生的必修教材。
对于这种现象,或许会有人辩解道,教材不比科研创新,本就不可能年年“变”,年年“新”,大多数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几十年前的教材也足以涵盖,那些“化石级”教材可能恰恰是些难于更新的“经典”之作。即便是有新的突破,新的方法,大学生们也完全可以借助课外阅读补上这个环节。此番说法或许并非全无道理。但是与文艺著作的“经典”有所不同的是,及时修订、补充进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正是经典教材常新的过人之处。
国外“经典”教材也绝非一蹴而就,永不更改的。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为例,此书不仅被许多美国大学作为教材,更是成为众多普通读者争相阅读的经典之作,而这样的经典教材,却经历了斯氏呕心沥血的七次改版,即便是在其生命最后阶段的第七次改版,不仅引入了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更在全书的章节架构上做出了全新的调整。
相形之下,国内的所谓“化石级”教材恐怕只有望其项背的份了。究其原因,我想和时下国内高校重科研、轻教学之风不无干系。据笔者了解,由于科研更容易出成果、利润也相对要大,一些高校的教师在代课费屡屡调高之后,依然不愿教学,至少也是消极教学。至于编写教材,则顶多是极尽东拼西凑之能事,哪里愿意花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心于教材这一出力不讨好的工作中,如此这般,长而久之,国产教材停步不前、“化石级”教材长期沿用,潜心编著教材者少之又少,经典之作更不知该从何谈起了。
基于此,存在于高校之中的教学“惰性”理应及时扭转,“编著一本质量过硬的经典教材的贡献绝不亚于独立的技术创新”的教学意识也需重新树立。唯此,存在于国内大学中“化石级”教材当道的现象才有望得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