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71年,台湾学者王梦鸥出版了《文艺美学》一书。1980年春天,原北京大学教授胡经之先生在首届中华美学学会上呼吁建立文艺美学学科。之后,文艺美学学科适应美学文论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但是,20世纪
作为文艺美学“元理论”的美学学科定位问题。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问题,是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邢建昌认为,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首先有赖于明确美学的学科定位。美学与文艺美学不是简单的并列交叉关系,而是一种垂直关系,美学是文艺美学的“元理论”。美学在文艺美学学科知识建构过程中,提供理论的先行筹划,并“引领我们对文艺美学的知识叙述”。只有解决了美学何为的问题,才能解决文艺美学何为,进而解决文学艺术何为的问题。
邢建昌把美学的学科本体设定为“人的感性生命存在”,进而从人的感性生命存在视角观照文艺美学。在作者看来,人的感性生命存在、文学艺术的感性存在与文艺美学对文学艺术的言说之间存在着深刻的一致性。文艺美学说到底,就是对人的感性生命存在的一种澄明。
邢建昌对文学艺术的阐释并未回到传统美学靠抽象思辨建构起的形而上学大厦之中,而是立足于现代哲学视野,从人的存在本身寻找文学艺术的合法性根据。他坚信,文学艺术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超越性的生命存在方式,这种生命生存方式,既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观”呈现,又是人对可能生活的拓展,蕴含着人之为人的规定。而文学艺术的存在根据,就在于文学艺术对于人的生命生存的本体论承诺。作者对文学艺术的发展始终保持一种清醒的历史主义的眼光。召唤应有的文学理想,始终是作者写作的动力:“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追问生命的意义,以理想的话语为人的存在架起超越性的坐标,理应成为媒体时代写作超越自身的精神向度。”邢建昌这种对文学艺术理想性的深情呼唤,在一个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无疑具有十分深刻的文化意义,体现出了一位学者鲜明的价值立场和批判精神。
在对文艺美学当代发展的讨论中体现现代性视野。邢建昌以冷静客观的学术立场对文艺美学在新时代的发展与走向给予了学理的分析与思考。他认为进入90年代后,随着文艺生存格局的变化,文艺美学不再满足于对文艺的审美阐释,而努力从文化诗学的立场上思考文艺美学之美学阐释的精神空间,这带来了文艺美学在理论形态上的转变,文艺美学走向一种文化批判。文艺美学研究逐步突破了狭隘的本质论的框框,而深入到对人类更为广泛的文化实践的批判性阐释中,以期在对当代人感性行为和文化实践的批判性诠释中强化美学介入现实的力量。作者强调,全球化、后现代主义文化以及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大陆的文化研究等,不是文学艺术审美阐释终结的理由,因为:“文艺的审美阐释是作为人的感性的生命活动的守望者而显示出意义的。只要基本的人生焦虑还存在,只要解决人生问题的现实答案还不尽如人意,文学艺术的审美阐释就仍将存在。”因此,文艺美学建设,不应走消解文艺美学学科存在的道路,应该坚守其现代性品格,而全球化语境中的本土文艺美学的现代性品格,“不是回到过去那种精神的独白或某种大理论中去,而是走向拥有精神的多元并建立了主体间话语的沟通和对话机制的具有全球性特征的现代文艺美学”。所有这些观点,对当下流行的关于文学研究终结论的观点具有明显的纠偏意义。
《文艺美学研究》,邢建昌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