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凡是有过英语学习经历或从事英语工作的人,没有不知道《英汉大词典》的。这部由中国人首次独立研编而非译编的大型综合性英汉双语词典,被称为同类词典中的旗舰之作,曾在20世纪末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独领风骚,至今盛誉不衰。2001年,当这部词典问世10年之际,上海译文出版社启动了对这部大词典的修订工作,历时
一部为中国读者编纂的双语词典
《英汉大词典》的编纂出版伴随了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的百余位学者参与了这项盛事。当年,复旦大学教授、词典主编陆谷孙因为编这部词典立下了“词典不编成,不出国,不另外著书,不在外固定兼课”的“三不”誓言,一时传为佳话。
《英汉大词典》的编纂一开始就充分考虑到中国读者在理解英语和使用英语两个方面的需求,编纂者们自行规划设计,自订编辑方针,第一次自建语库,自主编纂,顺应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辞书编纂重客观描述的大趋势,在收词、释义、举例、词源说明等方面,如实记录和描述不同品类的英语在不同文体和语境中实际使用的状况,如实记录词义、词形在源流动态中的递嬗变化,从而使这部中国学者独立研编的双语词典与一般的学习型词典不同,具有了相当的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和稳定性。1989年和1991年《英汉大词典》相继推出上、下卷后,很快赢得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认同和赞赏,被誉为“远东最好,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双语词典之一”。《英汉大词典》走进了家庭,走进了学校,走向了海外,不仅成为中高级知识分子学习、使用英语的“终身伴侣”,还取代了梁实秋的《远东大词典》成为联合国翻译人员的必备工具书。据统计,截止2005年,这部1500万字的《英汉大词典》已累计印刷20次,发行36万册,并先后在海内外出版了包括中国大陆双卷本、缩印本、台湾繁体字本和香港繁体字缩印本在内的4个版本,成功展示了新中国英语语库建设和学术研究的成果和水平。
一炷心香扬芬百代
与现在许多挂名主编不同,陆谷孙担当《英汉大词典》主编,付出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心血。从拟定编写细则,设计词典框架,制作卡片建立语言资料库,到编纂过程中的审稿、排版、印刷、校对等,不知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通读了从A至Z的全部书稿。《英汉大词典》编成付印时,陆谷孙终于走出了如山的校样,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使他童心未泯地在全书结尾处即兴加上了一个鼾声符号条ZZZ・・・・,表示事竣归卧去也。
但这只是一时的雅兴。陆谷孙知道,“The past is prologue.”――过去的仅仅是个开场白。任何一部大型词典,当它出版问世之日,便是它接受时代考验,读者检验之时。从书生意气、风华正茂时加入《英汉大词典》筹备组,到如今华发早生、跨入“知天命”之年,他与《英汉大词典》注定结下了不解之缘。
《英汉大词典》虽然以收词量大,查得率高著称,但英语国家语言和文化的新发展,使这部新出版的词典在收词方面出现了缺漏。特别是这本词典接连获得了包括“国家图书奖”在内的各种殊荣,而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出错率(包括非亲历编写的外人不易察觉的技术性失误)超出了原定的每5页允有1处的容忍指标,陆谷孙感到“不任荣惧”、“愧恧弥增”。而经读者指谬,更有一些未有察觉的错误和缺憾浮现出来,陆谷孙“一番败露,一次憬悟”无法“归卧去也”。回到了三尺讲坛,回到了他钟爱的莎士比亚研究,他开始带教词典学的博士生,投入《英汉大词典》的后续工作。1999年独立成书的《英汉大词典补编》出版了,它采用了与母本全然不同的编纂方式,收录了3500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词、新义、新用法,以及例证8000余例,其中80%以上直接采集于英美报刊和英特网。这本补编不仅为《英汉大词典》的修订做了前期准备,还为修订工作提前培训了一批青年词典人材。
“词典编纂是一套工艺,陆教授的严谨是有口皆碑的。”于海波、高永伟如是说。他们是陆谷孙的弟子,也是后来《英汉大词典》(第2版)修订工作的执行主编。从1996年参与《英汉大词典补编》至今,他们在词典编纂这个“无害的苦役”里摸爬滚打了10年,陆谷孙对这两位爱将的评价是“专注”、“契思”、“有词典头脑”。如今,对一个有外语专长的年轻人来说,能够长年埋首蝇头小字,“专注”于只按字数获取稿费的“编词典”谈何容易?无论是参与补编,还是参与修订,以及参与修订前对《英汉大词典》的全文通读,于海波和高永伟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感受到了在单调、烦琐、繁重、艰辛的劳动背后所隐含的乐趣,感受到了以学者的良知和心血换取历久不衰的文化效益的那种成就感。严谨,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感染,它是学生成长发展的珍贵养料,浸润着学生的精神世界,薪火相传。
打造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品牌
《英汉大词典》(第2版)仍由陆谷孙主持。不同的是,这次修订大量启用了新生代力量,参与修订的人员平均年龄30岁。修订后的《英汉大词典》(第2版)收词条约22万,新增词条2万余,收词原则仍奉行方便中国人使用、力求查得率高的原则,除对原词典中的硬伤勘误纠错,更着重于更新专名和术语的信息,增补英语新词、新义、新用法,同时对词典的微观结构进行改进性修正。收词注意覆盖面的平衡,增添了英联邦“大英语圈”的词汇。陆谷孙说,收词依据中国人的实际需要,将适用性置于收词的稳定性之上,看似新词入典的“门槛”低了,但对英语非母语的中国读者来说,却能在5到10年内有助于词典的查得率,可以为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带来方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陆谷孙教授这一次为第2版撰写了一篇英文代序,从英语词典鼻祖约翰逊博士谈起,论及电脑时代辞书编纂中传统与创新的关系、词典编者应有的素质、青年一代英语修养的提高、人文阅读的重要性等。他感到,现在学英语的人多了,就连课堂教学也都偏重于口语,忽视了笔下的功夫,这样不利于年轻一代英语修养和水平的提高。这篇代序,既是做一次示范,也是当代中国学人英语写作水平的见证。这篇用英语撰写的代序,为读者留下了一篇代表当代中国学人英语写作水平的范文。
眼前,新出版的《英汉大词典》(第2版)散发着油墨的清香,镜面银色套封以及国际通行的大16开本,使这部大词典的换代产品更显华丽而庄重。修订本的扉页上仍旧沿用了钱锺书题写的书名,可以告慰老一辈学者的是,这部由中国学者自行研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英汉双语词典正在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建设的一个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