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出版集团总裁 王亚非
一年前,当王亚非初掌安徽出版集团帅印时,很多人都以怀疑的眼光看他。
首先,他没有出版圈内所看重的“资历”。他
这还不算,这位新兵进入出版行业之后,大谈“跳出出版看出版”,提倡“一业为主,多元综合发展”;
最为胆大的是,这位新兵还接受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求,到“十一五”末的2010年安徽出版集团销售收入要达到100亿元!可是,安徽出版集团2005年的销售收入只不过10多个亿啊。
许多人从此不说话了,他们等着看“奇迹”发生,有人觉得他“有点狂”。
一年过去了,他领导的出版集团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2006年,安徽出版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0.25亿元,同比增长79.2%,实现利润总额近2亿,同比增长90%,旗下8家出版社100种图书500次登上权威机构发布的畅销书排行榜,图书重版率高达61%。尽管秘而不宣,但据可靠消息,2007年,安徽出版集团将销售收入的目标定在了30亿。
知情人告诉记者,王亚非20多岁辞去机关工作,10万起家做外贸,做到了60多亿的规模……
听了这么多传奇,这位王总难免有些神秘。待到我们在王亚非办公室里坐定,才发现,与传闻恰恰相反,王亚非本人一如他办公室的装修风格,低调、谦和、简洁、务实,只有办公桌上厚厚一叠已经被翻得边角上翘的书刊和他清晰大气的语调,才略可捕见他的勃勃雄心。谈话中可以感受到,王亚非对当前书业现状的了解、对出版主业的探索、战略眼光和书业情怀,不亚于很多老“出版人”。
多元综合发展夯实主业基础
王亚非一上任,便提出围绕出版主业,打通上下游,拓展业务空间。“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大局观念”,依托大文化,发展大出版,这正符合总署“走开去”发展的战略。王亚非素喜务实,不好空谈,只一年时间,按照他的“突出主业,多媒体出版,多元拓展”的“一主两多”发展战略,安徽出版集团便已初步完成以出版主业为龙头,外经贸、医药商贸、商业物产开发等多元综合发展的战略布局,创建出版传媒产业园,尝试动漫原创及网络、数字技术产品,招商引资,创新经济增长方式,扩大产业社会影响,提升集团主业辐射力和市场影响力,为做大做强出版主业,创造更多机会,搭建更大平台。
王亚非坦承,2006年79.2%的销售的增长,大部分都在产业链上,“精品图书不可能短期内有一个突飞猛进、一步登天的增长,因为精品需要经过潜心研究、精心制作”。但是,他一来出版集团就感觉到出版是一个产业链,不能就出版谈出版,出版可以延伸的东西很多。出版社是专业的,而企业集团,它是可以多方面经营的。现在,安徽出版集团国内外出版印刷物资、文化产品贸易做得很大,今年还整合重组了两个印刷厂,扩大了产能及市场,除了原来书刊、教材的印务,还承接了很多国外的刊物、商务印刷和包装印刷等印务,印刷业务几年内可以做到10个亿的产值,“毕竟,国内的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要比国外便宜得多”。王亚非告诉记者,现在,光盘生产已也成为安徽出版集团的增长点,今年一开春销售增长达到86%。
王亚非认为,出版集团发展的主要精力是打通上下游,创造平台,建立渠道,给出版社以更多时间和空间做精品,同时,集团可以通过战略投资、跨行业经营来积累资金,积累市场影响力,以给出版社更多的实际支持;而出版社则应该利用集团创造的条件,潜心尽力地做好出版,做好专精新特,创新出版内容,弘扬文化精华。
“一个出版社,特别是内地的一个出版社经济实力太单薄,集团要从各方面创造条件给他们增强队伍创新力,市场影响力,提供资金、资本各方面的支持,使出版社不要分心,不要急功近利,这样,才能安心做好书。”王亚非告诉记者,以“多元综合发展”的经济成果,反哺出版主业,多元互动,创建出版产业和谐生态,确保出版主业生存,活跃经营,持续发展。正是在这一战略指导下,2006年,安徽出版集团图书的销售得以增长约为40%。
而且,“多元综合发展也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同时引导我们的员工有市场观念,现在我们欣喜地看到,多元综合发展带来的市场观念正在不断渗透到我们这些做出版的员工当中”。“做市场,要赚钱,哪有那么舒服的?就是要辛苦,要节约成本,这是基本观念。”王亚非说。
到出版业一年来,王亚非说他最感欣慰的就是,出版社员工观念的转变,面貌的改变。“理念的影响最重要。做多元综合经营的员工给计划体制过来的出版员工以市场观念的冲击,而做多元综合经营的员工同时也可以从做出版的员工那里感受到文化的积淀,感受到这个行业发展的空间、发展动力与发展前景。”
以“请进来”促“走出去”
在我们在安徽采访期间,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亚洲区总裁陈锦煌一行就将到合肥洽谈双方合作事宜。像这样的国际交流,在安徽出版集团已是常事。
在王亚非看来,“走出去”战略有两方面,一是把版权卖出去,精品输出去;二是把外国的出版理念引进来,图书精品引进来。而在引进来的过程中,王亚非尤其看重的是通过交流增进双方的了解,沟通双方的出版理念,了解更多的信息,特别是培养自己的出版队伍。王亚非认为,了解才能“走出去”,提高才能“走出去”,双赢才能“走出去”,通过“走出去”,了解国际出版理念、方法、资源、平台,这样,“走出去”才能“呆得住、行得开”。
安徽处在腹地,相对作者资源、出版资源较少,国际上大的出版集团对安徽出版显然了解不够。但王亚非认为,这不是问题:“书是无界限的,信息也是无界限的,同样,合作也是无界限的。现在,大家进行合作,并不看重是沿海还是内地,中心城市还是中小城市,而是看重一个企业的服务品牌、成长状态及合作诚意。”
为了展现安徽出版的“诚意”,去年,安徽出版集团给世界知名的出版机构、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发了1000多封函件和电子邮件,寻求合作关系,专门组织专人在国际图书博览会和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一家一家“登门”拜访知名国际出版机构,邀请他们到安徽来了解集团情况,和出版社“一对一”地对接。而工夫不负苦心人,相当多的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对安徽出版集团表现出了浓厚的合作兴趣。
王亚非外语娴熟,很多版贸项目,他都自己谈,他要求,版贸人员必须要有八级外语水平。要求年青人抓紧攻外语,并成立外语俱乐部,亲自授课。
构建上下游的全新关系
安徽出版集团是一家组建不过一年的企业,而且安徽省出版与发行分属两个独立的企业集团,尽管各发行集团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但“销不畅”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安徽出版集团发展的“短板”。
近年来,出版社与新华书店多有龃龉――单品种发行量越来越少,销售周期越来越长,账期越来越长。许多出版人都在讨伐“还款无期限,退货没商量”的“特殊行规”。
然而王亚非却有不同的想法。“新华书店本身也面临市场对它的考验,你想三个月回款,如果书不好销,你又不去促销,三个月卖不掉,只能退货了。”王亚非告诉记者,其实不仅是图书行业,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即使发货了,其他行业也可能“退货没商量”。国际贸易中,零售业常出现所谓“None-question return”,即没有任何问题的退货。这就要求出好书,抓促销,跟市场,才能保住市场份额,扩大市场占有。
与发行渠道的合作不要仅仅盯着回款、退货,更要注重市场,注重合作,注重双赢,注重对接。要让员工明白,只有有了市场才能多出书,只有有了市场才接到好书资源。要开放思想,创新思路,要善于借别人的腿,走自己的路;搭别人的船,扬自己的帆;要一定出精品书,与书店一起搞好策划,建立长久的战略合作关系。
在这样的理念下,3月末,安徽出版集团“2007安徽出版发行春茗恳谈会”在合肥举行,全国各新华发行集团(省店)的老总或副老总悉数到场,其规格之高,在历次由单家出版集团(出版社)举办的会议当中,也属罕见。王亚非毫不讳言安徽出版集团为了这次会议所费的心思――会议的邀请函由他亲手书写,集团所属八家出版社社长带队分头一一登门邀请,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过去,社店之间的交流在业务员层面多一些,上层层面比较少,这一次,是集团和发行业上层、中层、基层的全面交流。”王亚非希望通过类似的交流活动,使发行业全面了解安徽出版集团,也通过他们了解对出版社的要求,什么样的客户他们认为是优质客户,什么样的产品他们认为是畅销产品,在充分沟通后可以改变安徽出版集团的固有做法,加强策划和合作。
“你为什么做不成?”
作为一个从商业战场上一路拼杀过来的老将,王亚非最听不得的就是“做不成”。
“我始终只有一个观念,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事情。应该明白怎样去做事,怎样去做应该做而难做的事。把“不行”的事如何做成“行”,这是真功夫,这就是需要我们干的。世上没有什么不努力就能做成的事。要是那样,就不会是精品,也没有市场价值。应该明白别人怎样看待我们,我们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下一步应该怎么去抓紧。如果有人对我说‘做不成’,我只会问一点,你做了没有?你为什么做不成?什么原因让你做不成,你有没有找到原因,找到原因为什么还做不成?”
集团工作人员悄悄告诉记者,有时,总裁王亚非甚至是“严酷”的,譬如,为什么你和发行没有良好的关系,为什么销售数字这么少,王总会逼问,你究竟花了多少功夫。
王亚非告诉记者,初到出版,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少人喜欢以出版业的特殊性为“做不成”找借口,等、靠、要思想一度很严重。对比在充分市场化、充分竞争的其它行业,人们都有一个共识:市场永远是第一要素,只要是客户需要的,不要找任何理由。市场不接受“No”。
所以,王亚非将培养队伍作为上任的首要大事,着力培养出版专业与经营管理“两支队伍”。“从观念上改变他们,既要有专业水平,更要有经营能力。”王亚非告诉记者,这也是他经营企业20多年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