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疑义一一析

2007-04-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华 我有话说

这本《考辨与析疑―――“五四”文学十四讲》是严家炎先生讲课的讲义,说实话,开始的时候,私下里我对于这个正标题的名字有些抵触,觉得拗口和过于学术化,感觉不如直接用“‘五四’文学十四讲”来得简便和醒目。但作者郑重地提出了这个题目,而我在认真读过全书后,方知他的良苦用心:“考辨与析疑”原是一种态度

和立场,也是整本书的引线,作者正是用这根线,穿起了“五四”文学,如同“后记”中所说,是在“这几年确实注意并下工夫考察、辨析了学界的若干歧见和疑难问题”之后,有所思的用心之作。这也正是这本书不同于其他相关著作的所在。全书共包括十四讲,分别涵盖了对陈独秀“推倒”“古典文学”、“五四”作家是否为“西化的知识分子”、新体白话的不同看法、“五四”时期关于家族制度的批判是否正确、“五四”小说中的雅俗关系、“五四”“全盘反传统”等问题的辨析与考察,并对引起广泛讨论的鲁迅的复调小说、徐志摩诗的艺术特色、新感觉派小说、抗战与40年代小说艺术的多样开拓以及以往研究中被忽视的乡土小说作家彭家煌的小说成就等“五四”文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论述,对“五四”文学各领域中的重点也几乎均有涉猎,同时在严格依据史料分析举证的基础上,对若干讨论中的分歧和疑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为增加整本书稿学术内容的丰富性和引导性,帮助青年学子们从中获得思考和借鉴,作者特意在全书的开头放上了与袁进教授合撰的《现代性:中国文学史由古典进入现代的显著特征》一文作为绪论,将近年来学界众说纷纭中变得愈益晦涩、抽象和隔膜的“现代性”的概念,给予了一个简洁而到位的解释――所谓“现代性”,指的是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新的知识理念和价值标准。同样,在全书的最后,针对学界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不同分期,他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分期原则,那就是“要看文学自身有无重要的演化,甚至有无新形态的文学出现”,即“文学史分期必须从文学自身的实际状况出发,看重‘首尾贯穿的特色’,可以与历史的分期不一致,不一定跟着朝代走”。

作者考察、辨析了若干已经为多数人接受而几成定论的问题。譬如,世人皆知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中疾呼要推倒古典文学,于是一直断然以为陈独秀是要彻底地否定和打倒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但很少有人认真地读过《文学革命论》全文,仔细推想过陈独秀何以要推倒古典文学?为何他在《文学革命论》中一面肯定“国风”和楚辞,一面还要“推倒”?他要推倒的古典文学是否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对等?对于这些问题,恐怕我们都无法回答,因为在认为陈独秀要打倒一切的思维定势下,我们都没有去深入地阅读和思考过原文,只是大家说怎样,我便以为怎样。作者研读和思考了《文学革命论》原文和《新青年》杂志的若干文章,并从近代汉语词汇变迁的角度反复推究了“古典”、“古典文学”这些概念的演化之后,提出陈独秀要“推倒”的“古典文学”,实际上是陈氏自己理解的“陈腐的”、“铺张的”“古典主义文学”,是一种具有创作方法和创作态度的性质的仿古文学,而实际上,他并没有想要否定和打倒中国古代文学的意思。

这是一本用专题形式整理而成的讲稿,它要向读者介绍“五四”文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但恰恰是以一种学术考辨的方式来完成的。这便形成了此书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的特点,而实际上,千万别被书的正标题吓住――这不是一本吊书袋、学究气的著作,而是一本讲稿,它是面向听众的,因此它没有那么多的我们以为的学术语言的雕琢、冗长和晦涩,也没有我们印象中的学术专著的故弄玄虚、一本正经和虚张声势,它有的只是真实――面对历史、面对问题、面对听众和读者的真实。

《考辨与析疑――“五四”文学十四讲》,严家炎著,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20.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