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借“阅读”的翅膀飞得更高

2007-04-1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综 述特约记者 邱恒明

近几年在媒体中越加低调的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在财经图书推介领域中却异常活跃。一些图书编辑们因为得到张瑞敏的同意写推荐评语的回信而欣喜

不已,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他们对张瑞敏的这些行为赞赏有加。我们从公开的媒体报道、图书封面封底信息等不同的渠道中了解到,张瑞敏近期内推荐过的书有:《礼物》、《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蒙牛内幕》、《狼图腾》……这些作品让一些读者受益匪浅。联想控股公司总裁柳传志未能对我们这次采访邀约进行答复,他也是图书推荐群落中的积极分子,比如《执行》、《25年》、《公司定位》,还有他的老部下陈惠湘的《登顶之舞》等,他都为这些作品写了推荐序言。在不同的场合,他曾透露过自己喜欢看的三本书:施振荣的《再造宏基》、讲组织结构的《道路只有一条》和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的自传《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张瑞敏、柳传志、任正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这三位中国三大企业教父中,任正非算最为低调的一位,财经记者几乎没有采访他的机会,他本人在网络上流传的照片也少之又少。2006年3月份的《中国企业家》杂志刊登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春波的文章《任正非的背影》,感人至深。文章作者主要表达了对任正非深深的敬意,其中之一就有对任总爱读书的好习惯的敬意。文中提到:“这次与任总在机场邂逅,看到他刚买的四五本书;任总多次在公司会议上要求干部多读些书;每次去北京出差,3个小时左右的航程,有两个半小时在读书”。这些就是中国最卓越企业家与书的一些片断,也让我感觉到,企业家的成长与辉煌过程中长久伴随着他们不变的阅读情结。当然,后他们一代的企业家们也在财经图书推荐中有着活跃的表现,阿里巴巴创立者马云、分众传媒总裁江南春等都热衷于阅读,可惜的是,我们尽了最大努力联系他们,但没能得到采访他们的机会。幸运的是,有5位优秀的企业家和经理人抽出了时间,回答了我们的问题。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有两个感触颇深:第一,企业家过于繁忙,除了日常公务外,媒体的采访邀约太多;第二,他们非常重视读书,很多人都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做过关于阅读简短而精辟的观点阐述。河北卓达集团总裁杨卓舒因为公务繁忙,未能回答我们的问题,但他发给我们一篇文章,题目叫:“读书,读出新生活――为纪念世界图书日而作”,文中表达了读书在他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也表达出他对图书业人士的敬意。他说:“二十七八岁以前奠定一生的基础,兜里揣着绿卡,想到世界任何地方去,一张通用的金卡里边存着美元、欧元、英镑,说走就走,但是你走再多的地方也毕竟有限,能把中国都走遍吗?也走不遍。只有读书。你和先人对话,和先贤往圣――孔子、墨子、道家、法家对话,和释迦牟尼、穆罕默德、耶稣对话,只有读书,和先贤往圣进行心灵沟通。所以,读书的快乐是贯穿一生的。应该有这样一批人爱书、痴迷于书、终生献身于书、终身享用书、品味书、研究书,做书的专家,并且终生得益于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以后几代人的命运、子孙的命运。”

在这次采访中,我们针对每位企业家问了相同的四个问题:

1,描述自己的阅读生活,希望读者能与你一块分享精彩的阅读故事。

2,阅读对你生活、工作的帮助和启迪。

3,最近在读什么书?最希望推荐哪些书?

4,对世界图书日期间,我国提倡“全民阅读运动”的看法。

不同的企业家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这些企业家虽然来自不同的行业――制造业、日用品行业、咨询业等,但他们都有共同的爱好,那就是阅读。

彭鸿斌德国柯诺木业集团中国区总裁

  彭鸿斌,有地板教父之称。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获得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MBA、重庆大学管理工程博士学位。1990-1994年在外交部工作;1994年-2002年10月任圣象制造集团CEO,并用短短4年时间使圣象成长为中国地板市场的第一品牌;2005年任德国柯诺(KRONO)木业集团中国区总裁。

小时候家里不富裕,只能走很远的山路去借书,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山路上真黑,我一边唱着歌一边紧握着手里的书往家里跑,当时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回到家中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因为书是借的要很快地还。在昏暗的灯光下我一看就是一夜,眼睛也看坏了。

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时候在飞机上一看就是两三本书,走的时候就留到飞机上了。要是有同伴同行就把书分给他一本,与他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我还自费买书送给我的部下看,让他们也不断学习,并要求他们写出读书心得,我们经常通过读书的方式进行沟通,我的员工和团队也随之成长了起来。

我不但爱看书,还写了《二板中国》,《圣象・德国造》,《西进――中国留学史》。

多年来良好的读书习惯让我受益匪浅,各式各样的书籍让我这个山娃子开阔了眼界,我明白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更加坚定了我走出大山的决心。1986年,我以四川省文科类高考第2名的身份,跨进中国人民大学。在大学的图书馆里我博览群书,在书的海洋里寻找那份属于我的快乐。从书中我不但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还学会了怎样为人处事。1990年夏天,同样以优异的成绩,我考进了外交部。在外交部当英语翻译的日子里,我得了个好人缘,领导和同事们待我极好。在下海经商的日子里,我看了很多国外的有关经营管理的书籍,学到了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我的成功与我的阅读习惯是分不开的,它将伴随着我一生。

最近读了《历史的心智》、《天启汉光》、《朗读者》。我还爱看一些小说,比如古龙的武侠小说。

我是以读书为乐的,我拿起书一般就放不下了,它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快乐。今天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忙于各种社交活动,但是我建议大家可以尝试着在忙碌了一天后,回到家中静静地读一读书,在其中得到那份别样的快乐。

王振滔奥康集团董事长

王振滔,做鞋18年,他的奥康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制鞋企业,他也被称为“中国鞋王”。作为中国企业抗诉欧盟鞋类反倾销“第一人”,王振滔获得2006CCTV中国年度经济人物提名,成为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奖”获得者。

多年以来,于我来讲,生命经历无外乎两种:自身的经历和读书的经历。我们自身的经历是有限的,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们要借助读书去体验、去认知。

阅读现在对我来说其实是一件有点奢侈的事情。现在忙于工作,几乎每三天就要出差一次,但是,读书,我从来都不会忘记。只要一有空,无论在哪里,我都会看书。我觉得读书就是和另外一个人在“对话”,是心灵的一趟“旅行”,也是一种休息。

我曾跟我的员工开玩笑说:再好的手机也要充电,不充电就变成了废品;再聪明的人也是要学习的,不学习就要被社会淘汰。因此,人要不断的学习、读书,并充实、超越自己。

我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读书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因为,书籍就如同巨人的肩膀,我们站立在书籍堆积的山峰之上,可以看得更高、更远。

因此我更希望读书带给人们的是深入的启发和思考。我读的书种类很多,书会为我的生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工作上,有了书的启发,我的思路会很开阔,在与作者获得一种共鸣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新知,有了切合自己的,更好的思路。

平时喜欢看“管理大师”德鲁克的书,最近在看《于丹〈论语〉心得》。

在我看来,人重点看两种书就够了,一种是专业的,一种是启迪心灵的。白天在办公室时,一有空,我就会看书,多是些企业管理类的书,以德鲁克的居多。在世界的管理界,他的思想是最具有原创性和启发性的。看他的书,能启发我在管理企业当中冒出一些新思路、新想法。然后,我会把这些想法运用到企业的组织和工作中,以便采取切实的行动。

启迪心灵方面,我推荐我们古代圣贤人写的传统的作品。最近,在晚上休息前,我一般会翻上一会《于丹〈论语〉心得》。书中写了许多关于个人修养方面的内容,为我提供了一个思想平台,让我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做进一步的思考。比如反省一天的得失,修身养性,也为自己明天的工作增添动力。

我更希望通过读书,为员工提供一个值得追随的背影。

每年的4月23日已定为“世界图书日”,很高兴现在人们开始重视读书了。读书,确实应该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读书不能只停留在图书日这一个天,也不应该仅停留在表面:为了单纯地读书而读书。而是要养成一种读书的习惯,把读书当成提高自己能力和修养的一种途径。

自从今年1月我们的企业大学――奥康大学成立后,在公司内部就形成了一个读书、学习的氛围。现在,奥康大学内部设立了管理学院、技术学院、连锁专卖学院三个学院,员工可以申请进入各个学院学习。而且,平时我们还为员工提供了阅读室,每月都会有新书更新书架。这些为员工开辟了工作之余丰富心灵的渠道。

“全民阅读”很好,但我们更应该抓住这一契机,把阅读融入大家的心灵深处,使“书香”走向社会,让我们的生活因阅读而精彩。

袁岳零点集团董事长

袁岳,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哈佛大学MPA。1992年创办零点调查公司,2000年创办前进策略和指标数据公司,2003年创办远景投资公司,任董事长,多家财经媒体专栏作家和专栏主持人。

对于我来说,读书是生活方式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小时候听说过很多故事,说某人看书撞了树、烧焦了饭等等,今天我依然这样读书:办公桌、床头、公文包、书架上放着不同的书。一般来说,床头的书多为诗歌、生活类的;公文包里的一般是人文类、流行文化类的;办公桌上的书多为管理类;而书架上的书一半是别人送的,有意思的是我多读自己买的书,很少看人家送的书。但另一方面,我发现给朋友送书是个惠而不费的好事情,尤其是如果我看过还能给别人说出特别应看的理由,就特别受欢迎――也体现着我对朋友的用心。畅销书我多不爱读,我喜欢为我所尊敬的人推荐的好书,一般这类书不是卖得最好的,但也不是卖得最差的。一些读书的报刊经常能够做一些这样有意义的工作。

读书大多不会起到功利的作用,但有很长线的益处。我在演讲、写作或者给客户讲东西的时候,经常会引用很多书上读来的道理,这些道理已经存在我的知识库里,会随时为我提供帮助。我觉得书对于我来说不是一些条条框框,而是一些养分,书自然地改变了我的视野,内化成为所谓的“素养”。很多其他朋友说的观点,我很容易辨识出来是哪里来的,而我也能经常有新的视角去描述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新书是我们创新的重要养分。

我最近读了《积极的未来》一书,前一阵读了另一本未来学著作《财富的革命》。我感觉中国读书人还是读历史书多,读“未来书”少,这是思维定式中一个很大的缺陷。很多人以为历史可以决定未来,但事实并非一定如此,因为很多决定未来的技术实际上不是历史简单的延伸,我们需要一个历史与未来平衡的知识结构,我认为在“未来书”中甚至应该包括科学幻想类和卡通类读物。

“全民阅读”值得倡导。不过我认为现在的书功用性的多了,有趣味性有深度的本土书少了。我们如果能从作品的创新与读书文化的营造两个方面着手,就更有成效。作为我对于这个运动的支持,就是坚持写新的好书,给大家送书,和为好书写书评。

王茁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茁,上海家化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化妆品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化妆品企业之一。王茁1990年从复旦新闻系进入家化市场部实习。7年后选择去美国留学,并且在1999年进入了一家美国咨询公司工作,2004年,他又回到家化,目前是公司副总裁。

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书虫”,虽然有人会说我有“书生气”或“书呆子气”,但我不以为然,我认为“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已经拥有几千册中英文图书了。1995年,我从美国接受培训回来,把公司发给我的6000美金中的4000多元用于买英文书,用船运回中国。一位美国老太太知道后开玩笑说:“运你书的船有可能被压沉。”2003年,我从美国留学回来,又船运了16箱图书回来。如今,我每月的图书消费大概是2000元左右。

阅读对我的生活帮助很大,可以说阅读就是我的生活,我的生活就是阅读。阅读几乎是我唯一的嗜好。我赞同在失明后担任过国家图书馆馆长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说法:“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书是我的老师,它能像老师一样“传道、授业、解惑”。我是属猴的,所以我可以成为一个“reading monkey(阅读着的猴子)”。

阅读对我工作的帮助更大,不论是从市场营销还是综合管理工作,阅读都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路,使我的工作富有成果、更有效率。不过,由于工作的现实性、复杂性、创造性,我还认同孟子的说法:“尽信书,不如无书。”在这方面,我们必须坚持辩证的观点。

我最近在读很多诗话词话,对《顾随诗词讲记》特别欣赏,也推荐给广大读者。顾随的弟子叶嘉莹教授的东西也不错。

在商业和管理图书方面,强烈推荐葛拉威尔的《引爆流行》和《决断两秒间》,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和《困境与出路》。当然,也希望读者也能读一下我本人的两本书:《三位一体的商务智能》和《营销:美国故事+中国启示》。

我坚持支持“全民阅读”的倡议。但是,提醒大家不要停留在肤浅阅读和外在阅读的层面上,要进行内在阅读、深度阅读,以去除整个民族的浮躁心态。

刘铁骝黑龙江凤凰集团董事长

刘铁骝,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曾经获得计算机软件学士、经济学硕士、企业管理硕士学位。蒙学甚早,自幼喜欢读书,擅长诗文,发表多部经济学作品和文学作品。爱好广泛,涉猎颇多。17岁偶然涉足商海,从零起步,历数年发展,公司已经具备相当规模。

不讳言地说,读书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书籍是贯穿我生命历程的一根主线,不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书籍的陪伴,我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它承载了我的记忆我的追求我的奋斗我的爱恋我的沉寂,春去春来,岁月更迭,书是最没有被遗弃的我生活的主角。很多人说,书是知识的源泉,我却深切的感知,书是我最贴心的伙伴。说起读书,爷爷和父亲是我最早的启蒙者,在我小时候,爷爷交给我最大的使命就是去给他取报纸,买杂志。那时,家里的空间很局促,最重要的摆设就是一排长长的书架,摆满了父亲的藏书,我记得里面最乍眼的是十册中华书局版的《史记》,被父亲用牛皮纸精心的包好,用毛笔在封面和书脊上大大写着“史记”。我是个孩童,够不到那摆得很高的书――那确是我童年里一个难忘的场景,我爱书,被那秀于外的气派而藏于内的巍然所折服。如果说在过去的一些年月里,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磨砺,是书帮助我隐忍和坚强;有一些点滴进步,是书给我自省和顿悟。成长是个吐故纳新、破茧而出的季节,生命是个平淡又充满生机的过程,有书为伴,用李敖的话说“孤独愉悦不寂寞”。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倡导,“沉潜治学、朴实无华、不尚标榜、不尚宣传、诚诚恳恳、实实在在地研究科学”。我想无论做学问还是从事其他工作,真正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是难以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都要有一个笃学不倦,创新卓越、善积跬步、厚积薄发的过程。不息为本,日新为道,多读些书,多思考些哲学的问题,宽容地为人和处世,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治学不忘忧国、治学不忘救国、治学不忘强国。胸怀祖国,韬光养晦,兼具全球视野,在巨变的中国,商人和学者都是会做出些事业的。

最近在读:《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最后一个匈奴》、《投资圣经》、《激荡三十年》、《国史十六讲》、《毛泽东传》。我想推荐的书:《曾国藩家书》、《菩提树》、《毛泽东选集》、《万历十五年》、《数字化生存》、《经济学原理》。

因为互联网的兴起,阅读成为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我甚至怀疑未来的世界是否还需要传统上博闻强记百科书似的学者。因为资讯的阅读和检索变得唾手可及,非常廉价。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因为海量阅读的存在,人们的价值观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改变。在网络上熙熙攘攘的声音中,主流意识形态反而变得很弱势,人们可能从来没觉得割裂人文的传统其实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我坚决拥护号召“全民阅读”的一切活动,但是如何让阅读和互联网上的海量资讯相结合最终变成一场文化盛宴而不是一种灾难,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