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news

2007-04-1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崎 川 我有话说

在南京大屠杀70周年之际,将有一批电影拍摄完成

2004年,曾连续10周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版的《南京受辱记》(The Rape of Nanjing, 1997)的美籍华人

作者张纯如(Iris Chang,1968-2004)自杀,她的遗愿是为自己的书拍部电影,因为她坚信电影或纪录片将会比书更能表达自己的心声。现在,她的愿望已变为现实。至少有六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包括一部关于张本人)已完成或正在拍摄。首部已完成的电影《南京》(Nanjing)已在今年一月份的森丹西电影节(Sundance)及三月底的香港国际电影节上首映。该电影讲述的是若干位西方人在南京沦陷时建立中立安全区救助了大约20万名南京居民的史实,多采用第一手资料。本片由曾执导过反映9・11事件的奥斯卡记录片《双塔大厦》(Twin Tower,2003)的Bill Guttentag、Dan Sturman导演,由好莱坞明星出演。《南京》让日本极右翼分子坐立不安,他们称该片“受到了中国的误导”,基于“对历史的错误理解”之上,并宣称要拍摄一部暂名为《南京的真相》电影来予以反击。但他们的反击注定要淹没在即将陆续摄制完成的有关此事件的西方电影中。目前正在拍摄或即将投拍的有美国两部、香港一部、中国大陆一部,以及加拿大导演正在拍摄的《无法释怀的女人:张纯如的故事》,即将在南京大屠杀70周年之际公演。

巴黎举办贝克特展

贝克特(Samuel Beckett)以其1953年出版的剧作《等待多戈》闻名,但这位爱尔兰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名作远不止这一部,而且据正在巴黎的蓬皮杜中心进行的这次新展看来,他对其他艺术家的影响是巨大的。展览题名为《塞缪尔・贝克特》,展出了足以呈现其历史形象的纪念物与图文描绘,以及因其作品产生灵感所进行的创作。该展览有意无意地被设计成像贝克特本人那样抽象难解,只有仔细阅读介绍或跟随讲解员参观,观众才能对其生平轮廓有较佳把握。该展对贝克特的戏剧作品给予了特殊重视,展出了若干个其剧作的排练与制作的录像。其他重要展品还有贝克特的多部作品手稿,如第一部小说《墨菲》(Murphy,1938)的手稿、大量的从贝克特那里获取灵感的艺术家的作品,如一些当代画家的画作与查尔斯・卓别林的电影等等。耐人寻味的是,没有一部电影有贝克特的影子,这与他设法远离公众视线有关。他秘密结婚,不参加自己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更从不允许对自己进行拍摄。唯一能让观众真实感受的是在入口处的一个小喇叭播放的他的三分钟录音,用抒情的口吻朗读的一段未知出处的篇章。

英国教师拒绝经典

英国中学教师正在挑战教育部部长的指示,该官员要求年仅11岁的孩子们学习狄更斯、哈代、奥斯汀等作家。然而,教师们认为在孩子们达到情感成熟并获得审美能力前就迫使他们阅读文学巨匠的作品,可能使得他们终生厌恶阅读。本场纠纷是由日前出版的11-14岁学生学习计划引发的,该计划由政府学程监督机构制订,建议学生学习莎士比亚的剧作与十四行诗及查尔斯・狄更斯、简・奥斯汀、哈代、丹尼尔・笛福等作家的文学经典。按他的话说就是“这些作家不能动,更不能被课程排除之外,”因为教师培养孩子们热爱文学并让他们接触文学史上最受推崇的作家至关重要。但英国英语联合会的中学委员会主席却称,教育部长所指定的那些经典作家对于11-14岁的孩子来说简直是太难了,他对必须把这些作家教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计划感到“震惊”。按他的话说,这是个“政治上正确”的说法,但完全脱离了课堂的实际。

博客如日中天、日记日薄西山

日记曾是一个重要的体裁,从古至今著名日记不胜枚举,有些还成为了文学经典,如17世纪英国塞缪尔・皮普斯(Samuel Pepys,1633-1703)以及20世纪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的日记,等等。女生们还总把自己内心最隐秘的思想向日记倾述,随后加锁珍藏。而今,网络空间的匿名博客已基本取代了日记,成为了年轻人希望倾述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又想保守秘密的第一选择。日记这个史实的第一手材料来源以及重要的文学形式恐怕正走向消亡。有一个对1019名青少年的调查显示,其中几乎有半数在写博客,但十个里还不到一个在记传统的日记。大英图书馆的现代文学手稿部主任说,作家与日记之间的那种毫无戒心的亲密关系为文学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其继续生存下去至关重要。现在,大英图书馆正在收藏博客档案并鼓励作家们把自己的博客网址归档。青少年们相信网络匿名可以不让父母或老师们发现其博客,至于网络安全他们基本上置之不理。青少年平均每周有四个半小时花在博客上,而阅读书籍时间仅为两小时。青少年博客的内容涉及日常生活、大众文化及世界局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