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媒体时代”,我们如何自处?

2007-05-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谢娟(《文汇报》“书缘”版编辑) 我有话说

前不久,我编发过白烨撰写的评论《冷眼打量“媒体时代”》。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讲述了自己开博客又关博客的真实体验,并对近年发生的诸多文化现象做出评议。他认为,近年的文坛,由网络领域里的口水大战、“恶搞”事件,到大众报纸的文化娱乐化,文坛戏剧化,媒体利用各种手段把自己的表现力和影响力表露得可谓淋漓

尽致。从中,人们不仅看到了媒体文化的强势登场和出色表演,而且切切实实地感到了势头强劲甚至是来势凶猛的“媒体时代”的真正到来。以前,我们只知道“媒体即信息”的说法,而现在,更让人们从大量事实中清楚地看到:“媒体即传播”,“媒体即舞台”,“媒体即编导”。

最近翻阅《话题2006》(杨早、萨支山编,三联书店2007年4月第一版,29.90元),书中的很多描述让我一再联想到白烨的这篇文章,因为二者在内容和观点上有不少暗合之处。《话题2006》聚焦黄健翔事件,名人博客与网络口水大战,以及“王菲生女”引发的媒体道德争议等等“话题”,着意研究它们是怎样被放大、被渲染的;在选择它们作为媒体话题和娱乐材料的背后,折射出怎样的社会现实与公众心态。这些影响我们精神生活热点事件的集结,不仅为时代留下了文化见证,还引发媒体中人做出思考――身处“媒体时代”,我们该如何自处?

除了《话题2006》,最近还读到两本好书:郑也夫著《后物欲时代的来临》和王蒙自传第二部《大块文章》(王蒙著,花城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郑也夫关于“物质消费过犹不及”的观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跨过温饱线后,物质的极大丰裕未必给人们带来快乐,相反有时还给人们带来麻烦和不快。”作者举例说:比如,住房同食物一样,要有适当的“度”。除了清洁之外,对于居住来说,太大了也不舒适。――若想提高生活满意度,不需要增加财富,只需要改变生活观念即可。这是本书给人的最大启发。

在《大块文章》上市前,我做了此书的摘选,刊发在供职的报纸,所以较早读到本书的书稿。王蒙在书中回顾了自己担任文化部部长期间的真实感受,追溯一些作品酝酿成文的经过以及与文坛友人的交往。书中的诸多描述表现出王蒙的可敬与可爱:任部长期间,他去听京剧《哭塔》,是说白娘子的儿子,在二十年后长大成人,到雷峰塔前痛哭母亲,感天动地,最后将塔哭倒的故事。这出戏让王蒙“泪如雨下,而且是涕泪交加……要知道不是我一个人看戏,周围都是我的下属呀!”此类细节让读者看到,那时的王蒙身居高位而始终保持的文人情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