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安娜・阿克曼小姐是这么开始她的一天的:
“在夏季,透过卧室窗户沙沙吹进来的甜蜜芳香引诱我们从床上爬起来。
太阳在薄纱窗帘上戏耍,给窗帘带来了云纹般的效果,使窗帘看似在光线中颤抖。在冬季,红衣凤头鸟在黎明时分扑向自己在卧室窗户玻璃上反射的影子,朦胧中的卧室主人会迷迷糊糊地意识到那是什么声音,无奈地摇摇头,下床走进书房,在纸上粗粗画出一只猫头鹰或别的什么猎食动物,将它贴在窗户上,然后再走进厨房,煮上一壶芳香、微微有点发苦的咖啡。”
这是《感受的自然史》的开篇,在封底,有一个关于作者的语焉不详的介绍,说这位黛安娜・阿克曼小姐“既是诗人又是学者”,不过从引用的这本书的开篇来看,她还很有些“小资情调”(我觉得这个词应当略带褒义,意味着从物质到精神的一种小康状态)。她的生活看上去真是不错:第一,居住的环境里能闻得见花朵的甜蜜芳香,还有红衣凤头鸟(听上去是一种很适合出现在聊斋里的小鸟)的来访,“自然”对于后工业社会来说,已经渐成奢侈了。第二,她在晨曦的微光中,纵容自己在各种感官中荡漾,不必着急去赶地铁或公交,还能喝上煮(!)的咖啡。第三,她还能写会画,把这些东西细细描摹下来,馋一馋被生活折腾得焦虑麻木的人们。感觉的乐趣不但在于放纵感官,还在于对感觉的书写――从自发的感觉到自觉的写作,是从肉体到精神的双重享受吧?
这本书,很适合我们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找个花园绿荫,带杯柠檬红茶,一边呼吸紫藤萝的软香,一边了解一番气味是如何进入鼻腔,然后为粘膜所吸收的。――在《感觉的自然史》里,“史”的成分其实很少,大体是从日常生活引入,然后对感觉的生理机制作个介绍,还夹杂着大量文艺作品对感觉的描绘。但如果把它理解为初级科普与名句摘抄,那又冤枉了阿克曼小姐的锦口绣心了,她写得流畅自然,虽然在生理学与文艺学上,都不是专家水平,却有一颗热诚的探求心。这样的小姐,还有几分奥斯丁时代的余韵呢。她不是在芍药花下醉卧的东方美女,她继承了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传统,不停地将感受推向理性分析。
正如前所述,感觉的乐趣不仅在于感觉,更在于书写感觉,或者对于读者来说,阅读感觉。在书写感觉中,具体的感觉变成了抽象的文字――然而换个角度,它又从一种难以捉摸的存在,变成了纸笔之间的物质实体。它克服了一瞬即逝的命运,变成了另一种更恒定的存在。这里头,是有一种游弋在此在与彼在之间的快乐吧?如果能够进行一种完美的置换,几乎就是直接的“自肉身到天堂”。而阅读呢?在阅读中,可以验证感觉,拓展感觉,并且――“想象”感觉。阿克曼在她的书里提到聚斯金德的《香水》,像《香水》这样的书,能唤起多少关于气味的想象啊!
人的快乐,在于感受,在于表达,在于想象。而写作与阅读,成为一种联结。联结起不同个体的感觉经验。――这么说真是说远了,对于阿克曼小姐来说,她提供了这么一本书,让我们可以在眼下的“人间四月天”里,享受一段美好的阅读时光吧。
《感觉的自然史》,[美]黛安娜・阿克曼著,路旦俊译,花城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2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