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质疑于丹图书惨受冷落

2007-05-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记者 舒晋瑜 我有话说

本报讯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两本著作出版后,受到了一些人士的质疑,近期,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了《解“毒”于丹》,万博科传媒集团旗下的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了《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书的作者有国学专业学者徐晋如、鄢圣华,有率先

在网上批判于丹的“哲学乌鸦”黎明,有较早在网上给于丹纠错的“塞外李悦”,还有3月3日身穿“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的文化衫出现在于丹签名售书现场的国学爱好者汤军等。

然而,据各大书店的反馈,这些图书销量并不好。比如,自上货之日起截止目前,北京图书大厦《孔子很着急》销售35本,《庄子很“生气”》销售30本,《解“毒”于丹》仅12本,而于丹的《于丹〈庄子〉心得》销售16873本,《于丹〈论语〉心得》销售54845本;中关村图书大厦《庄子很“生气”》销售2本,《孔子很着急》销售3本,《解“毒”于丹》销售11本,而《于丹〈论语〉心得》销售42151本,《于丹〈庄子〉心得》销售24833本。这些批评于丹的书何以如此被冷落?

“发行不好是必然的。”评论家白烨提出,这些书,除批判外,也想借用被批判者的名气盈利,试图分享市场份额。此前的事实已经证明,这类书销售并不好。白烨认为,批评于丹的声音是必要的,把批评的文章编辑成书则没有必要,动机不纯。

沈阳师范大学博导孟繁华指出,这些批评的书和央视“百家讲坛”的出发点根本就是错位的。于丹不是从经典作品的学术意义上诠释,而是体会性的言说,她的解读必须满足央视的定位。而批评于丹的图书,则是从学术的角度给予一一纠正。

“如果在网络上出现这些批评性文章,应该是很有趣的,但是编辑成书,就有凑热闹之嫌。”《中华文学选刊》主编、评论家王干表示。王干说,如果真正跟随于丹探讨学术问题、思想文化问题,不必采用这种比较吸引眼球的方式,想真正找到纠正于丹又让大众接受的途径,除非你比于丹讲得更好、更有说服力,否则观众和读者不买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