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经过两年多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推荐和专家论证与评定、公示,才让旺堆等来自边疆和农村的166位民间艺人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格萨尔说唱、苗族古歌、侗族大歌、马头琴演奏、东巴舞蹈、道情皮影、泥人张、少林拳等100多种民间技艺终于找到自
据了解,有两位老艺人在此次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命名过程中即已辞世,带走了他们精绝的艺术,目前公布的166位传承人中,有18位已经超过了80岁。“确认和保护工作再不及时,只能感叹人亡歌息、人亡艺绝的悲哀。”中国民协主席、作家冯骥才感叹。
中国民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2005年3月,中国民协就在中宣部的支持下展开了对全国56个民族的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普查,项目的认定命名对象是杰出的民间文学、艺术、手工技艺和民俗技能四大类的传承人。这些传承人除了技艺卓绝、传承有序外,还必须是某一地区特有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优秀代表。经过两年辛苦的田野普查,经过普查发现、申报推荐、专家鉴定、调查核实和网上公示等严格的程序,才产生这166位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在传承人得到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评定标准认定的同时,他们所传承的文化也得到认定和保护。”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白庚胜承诺。
“为了使这项关乎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工作得到更确凿的延伸,我们对所有认定的传承人生活的文化背景、地域特征、民俗习惯及其传承史、口述史、技艺过程、艺术特点和代表作,按照统一格式进行调查和整理,建立了完备的档案和数据库。”冯骥才说。据记者了解,由中国民协编撰的《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录》和三种示范性的传承人个人成就调查整理图书现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现在,第二批杰出传承人的调查工作又在组织实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