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峥嵘岁月我们一同走过

2007-06-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6月1日,北京王府井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亲历出版30年》出版座谈会在这里

举行。

前任新闻出版署署长宋木文以责任、智慧为墨,时代作纸,完成了庄严的抒写。在年逾古稀之时,向党和人民递交了搏动着心跳的著作--《亲历出版30年:新时期出版纪事与思考》。此刻,这部散发着墨香的著作摆在每个人的面前。平实的文字带给人们丰富的内涵,正如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所说:他奉献给我们的不只是一部书和一段历史,而是出版人的责任和智慧。

背景屏上不断出现的珍贵照片,牵出了大家记忆中的历史时光与亲历细节。在照片中,一些人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身影。本报采撷会上的一些文字和发言刊出,以飨与作者一起走过那段峥嵘岁月的人们。

贺木文同志新著出版

读范敬宜同志贺木文同志新著四首七绝,敬步其音员,共得五首,以表祝贺。

(一)挥毫论史不寻常, 灯下窗前费酌量。文献丛中探妙谛, 赋闲情愿又重忙。

(二)心牵故里碧莽莽, 耳畔弦歌仍绕梁。 浇灌艺园十四载, 几多新秀露锋芒。

(三)步入书林岁月长, 迎来时雨郁苍苍。 两鬓飞雪无暇顾, 惟欲人间翰墨香。

(四)一腔肝胆促沧桑, 作嫁高风不自伤。 三十韶光留锦躅, 誉闻四海读书郎。

(五)融融春染九州桑, 尘世和谐释感伤。 珍摄择方求老健, 天真烂漫胜儿郎。

 袁亮敬贺 2007年春

(一)雕梨刻枣岂寻常, 扫叶校雠费思量。 辨章考镜唯一愿, 为书辛苦为书忙。

(二)绵绵长白势莽莽, 耕读家声育栋梁。 投笔从容挥手去, 儒风侠骨添锋芒。

(三)一入兰台日月长, 丝丝绿鬓转苍苍。 尽抛心力终无悔, 乐在神州飘书香。

(四)华章一卷记沧桑, 半是欢欣半忧伤。 莫道老来甘寂寞, 长安争说著书郎。

范敬宜贺诗2006年末

人寿书香刘杲

和大家一样,我欢迎老宋《亲历出版30年》一书的问世。写出版界大事记,2007年少不了写这一条。这是老宋对出版事业的又一贡献,也是领导干部老有所为的又一范例。

《亲历出版30年》,上下两卷,沉甸甸的。说它沉甸甸的,首先是指文化含量,其次是指物质重量。这30年,中国出版事业发生了空前的广泛而又深刻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明确树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宏伟目标。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组成部分。《亲历出版30年》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记录了出版事业的这段重要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当代中国出版历史的重要篇章。

书中涉及了这段时间出版界的几乎所有的大事,从拨乱反正到出版改革。对涉及的每件大事,都提供了详尽的确凿的历史资料,来龙去脉,条理分明,展现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与此同时,又加以说明、加以分析、加以点评,揭示本质,寻求规律。一面是对历史资料的发掘、辨别、取舍和梳理。一面是对历史进程的研究、探讨、提炼和概括。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由于老宋长期在出版界担任领导职务,是许多重要事件的直接领导者或重要参与者;写作又采用了大量的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因此这部书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和理论价值,具有别人难以企及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它把气度恢宏的历史叙事和细腻温馨的个人记忆融合在一起,造就了贴近读者的亲和力。

《亲历出版30年》给人的启发是多方面的。我最看重的是信念,是信心。我们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朝着这个总目标,这30年中,几乎每前进一步都有争论。从拨乱反正到出版改革,无一例外。为什么争论?因为有困难、有问题、有不同意见。而争论的最终解决靠的是实践。困难、争论、实践、前进,螺旋上升,不断地推动这段有声有色的历史迈步向前。《亲历出版30年》正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记录了这段有声有色的历史。我们看到,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始终把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结合起来,始终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这条红线贯穿始终,构成了《亲历出版30年》的乐观主义的基调。当前我们也面临很多困难,很多问题,也有不同意见,也有很多争论。我想提出问题:如果前30年我们能够跨过艰难曲折走到今天,为什么我们不能继续战胜困难走向明天?答案是肯定的。《亲历出版30年》有助于我们坚定信念、增强信心。只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出版业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方向,我们一定能够最终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宏伟目标。我认为,这是《亲历出版30年》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发。

《亲历出版30年》附带说到仕途。我也就此说两句。老宋当文化部副部长之前,文化部做过一次民意测验。文化部处以上干部投票推荐部领导,老宋得票超过70%,高票领先。所以,老宋的副部长,不是自己讨的,也不是首长封的,而是群众推举的。1986年10月,国务院决定恢复国家出版局为国务院直属局。11月,中央任命宋木文为国家出版局党组书记和局长。1987年1月,国务院决定成立新闻出版署并撤销国家出版局。老宋的国家出版局党组书记和局长只当了两个月多。他自嘲为“短命”的局长。1987年3月,中央任命老宋为新闻出版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这算“低就”吧。“短命”接着“低就”,此后一干就是两年多。从两个多月的局长到两年多的副署长,这种“短命”和“低就”,对老宋的党性应当是个不小的考验。老宋始终保持常态,积极工作,以实际行动交了一份优秀答卷。在领导干部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相袭成风的时候,老宋的党性和人品得到了我的由衷敬佩。

老宋不会电脑打字,文章都是“一字一句用手书写”。年逾古稀的老人,戴着老花眼镜,一字一句、一笔一划,写了几十万字,其辛苦可想而知。问题还不在于书写,而在于作文。老宋的文章都是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不是旁人捉刀代笔。领导干部的文章、讲话,总由旁人捉刀代笔,不是好事。老宋的文章,自己思考、自己动笔,所以宝贵。《亲历出版30年》的文章风格和思想境界,不可能出自他人笔下。谨祝老宋:人长寿,书长香。

读后感想三则张伯海

第一,木文同志新著《亲历出版30年――新时期出版纪事与思考》,所记所思的是中国出版业发生大变革、大转折的30年。将这一关键历史时期的史实梳理清楚,让后来人了解历史的真相和时代的走向,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事,也是十分费力气的事。木文同志不辞辛苦地、出色地完成这一重大成果,他对中国出版事业的钟情和责任心,令人钦佩。

第二,记录历史新时期出版事业发展的历史资料,对历史新时期出版事业进行科学评述的文章,已有不少,但木文同志的这部书有着别人所难及的历史信实感和雄辩的论证力量。这不仅由于木文同志心中有全局,对历史的回顾做到高视角、大视角,也在于本书书名中用红字印出的“亲历”二字。能够既亲历那段历史时期里领导层如何决策,又亲历出版基层单位所面临的改革发展实际;既亲历因袭保守与改革开拓的思想冲突,又亲历想破破不易,想立立亦不易的错综复杂、多方制约环境的,应该说非木文同志莫属。可贵的是木文同志在记录这段亲历的历史时,怀了一颗无私无欲的心,尽力做到客观、准确和真实。即使有自己置身其中,对自己也是既不虚高,又不故作淡然,写得真切而本色。

第三,读了木文同志的这部书后,不由得回忆起自己跟随木文同志工作的十几年所历所见,我感到,木文同志及其领导的团队――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与木文同志配合工作的刘杲同志,多年来,一直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中国出版事业的设计、开发与建设上,放在了中国出版的创业上。他们努力做到了在当时条件下可能做到的建设工作。也做了对于出版事业的一些整饬工作,这些整饬工作的目的仍在于保护中国出版业健康发展,并尽量做到不因为整饬而伤害发展。木文同志这部书的核心在于改革与发展。我认为,对于国家所设置的出版管理部门来说,这样抓工作大方向是对的。出版管理部门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理和执法,其第一职责应该是对于出版事业、出版产业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出版管理干部无论何时不要忽略这一天职。

角色、地位与作用石峰

木文同志做出版工作始于1972年,我正好也是1972年进入出版这一行的,这三十年,我也是经历者,只是地位不同,视角不同,发挥的作用更不同。木文同志作为领导者,决策者,他的所知、所思、所做是我无法体会的。我们在同一个机关,我作为他身边的一个工作人员,出版体制改革的重大事件,一些重要的转折关头,一些重要决策的前前后后,我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木文同志是新时期出版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动者,我可以算做一个追随者,从中得到了感悟、启发和提高。

我认为推动出版体制改革,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要正确的认识和妥善的处理,一个是关于出版社的属性问题,第二是关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第三是配套的政策措施问题。木文同志作为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动者,正是在这三个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于出版社的属性问题,是出版体制改革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或者说是个基本问题。木文同志很早就关注了。早在1984年他就提出“要进行出版社的改革,就要实行名副其实的企业管理”。随后在1985年进一步提出,“从书刊的生产和流通这一点来说,出版社又是企业的属性”。但是他始终强调,出版社是党的宣传舆论工具,传播科学文化的阵地,生产精神产品的单位。这就决定了它是同一般工商企业不同的文化事业单位。他强调的是出版单位的双重属性,并提出要根据不同出版社所担任的出版任务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这在当时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关于两个效益的关系问题,我认为木文同志在指导出版体制改革过程中,在这个问题上始终是清醒的。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是出版改革的特点,也是出版改革的难点,贯穿出版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在这个问题上,木文同志认识比较早,比较深,比较全面。早在1988年前,他就把处理两个效益的关系概括为四句话:既要重视社会效益,又要重视经济效益,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作为自负盈亏的出版社,如果不讲经济效益,也难以实现社会效益;在具体问题处理上,如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总体上,我们要争取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我认为这个概括很平实,但很有深度;很实际,但很全面;很原则,但针对性很强,是完全符合中央精神的,至今仍站得住。此后,木文同志在不同的场合,通过不同方式,针对不同问题,就此做出多次阐述,对统一业内思想,对出版改革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于配套的政策措施问题。出版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是要使出版业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出版业从组织机构到经营方式、运作模式等都要进行重大的甚至是彻底的变革,这就必须要有政策的支撑。又由于出版单位的双重属性,在进行体制、机制的转变中,要确保社会主义出版工作的性质,始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政策措施作保障。这个问题上,木文同志思想认识很清醒,工作作风很务实,政策掌握很稳妥。对这个问题应该说在改革的起步阶段就提出来了。在科技社第六次年会上他提出,要研究有利于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又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把两方面结合起来的配套的法规和政策体系。

我们回过头来看,实施出版单位改革以来,我们以出版单位的“双重属性”为由,争取到了不少优惠的经济政策,我认为改革催生了优惠的经济政策,优惠的经济政策又保障了改革,促进了改革,改革加优惠的经济政策,才取得了出版业的持续繁荣和发展。木文同志在其中发挥了与他角色,地位相应的重要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木文同志超出一般人的行政智慧和行政能力。

重新认识了老宋范敬宜

我忽然想到一个话题,一个老头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价值?2005年有一天,我打车回家。出租车到了万寿路甲15号大院门口停下,司机看我不修边幅的样子,有点怀疑,就问我,老先生你住这吗?我点点头。他有所悟地说,明白了,你过去是个“头”,现在是个“老头”。我当时觉得这话特别的有智慧,怪不得人家说北京的的哥都是业余的政治家,加一个字就把不同的性质,头和老头的地位、价值,一下子体现出来了。我深有所感,当时写了一篇《要安于当个老头》,主要的意思是人到了老头的时候,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要老去想当年当头时候的事情,也不要再去想代替头做的事情,那样是自寻烦恼,要甘于和安于当老头。

我在电话里把我写的东西跟木文说了,他原则上赞同这个意见,最后补充了一句话,就是说要当一个健康的老头,快乐的老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当个有所作为的老头。我觉得他讲得很对,就接受了他的建议,在文章的结尾把他的话填上去了。我当时有一个预感,宋老头可能在想做点有所作为的事情。两个月以前,他把书稿给我看,我才知道他一直在做这个事情。相比之下我觉得我太没出息了,为了表示我对他这种精神和毅力的钦佩,我自觉的给他写了几首打油诗,表达了我虽不能志,心向往之的心情。读了他的书以后,我感觉他从出版工作岗位退下来以后,特别是从人大退下来以后,一刻没有闲着,始终如一的默默的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做的不仅是有所作为的事情,而且是大有作为的事情,极有作为和价值的事情。1118页的大书里面,浓缩了从拨乱反正以来,跨度达到30来年的中国出版事业所走过的风雨历程,勾勒出了一副中国转型期间出版事业的发展改革的历史的轮廓和框架。为后人系统的提供了研究中国近代出版事业可靠的、翔实的、权威的依据。其特点是原汁原味的,一点没有走样,现在很多回忆录,实录,说是实录,很多是变味了的。讲到史实和史料,这两者的关系,史料比史实更为重要的是,史实是很多人都能回忆的,史料是惟一的,这本书的特点是不仅有史实,还有非常珍贵的史料。从他这点一丝不苟的精神来说,我重新认识了老宋。他做的事情是功德无量的。

含有出版百科全书若干特征的重要著作袁亮

读这本书,好像又回到了那一段不平凡的岁月。这部书所记叙的时间,从全国说是从文革到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从出版事业来说是大转变,大改革,大发展的主要时期。这部著作是反映出版事业重要时期的重要著作,时期和著作相得益彰,有了一系列的出版活动,才可能形成这部重要著作,有了这部重要著作,有利于我们认识和了解这个时期出版工作重要之所在。

作者在这部著作中真实地记录了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许多领导人对出版工作的讲话和批示,其中许多内容是第一次公布,是过去难以见到的珍贵史实。作者记叙了我国出版事业制定改革政策,法规制度的实际情况,记录了我国出版界老一辈领导人和出版家的代表人物。可以说这是一部含有出版百科全书若干特征的重要著作。作者在这部著作中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还有很多原始的记录,有很多是手写的记录。其中有一些档案材料是费了很多的周折才查到的,特别珍贵。其中有一些档案材料如不是由作者查出并给予披露,可能会淹没在众多的资料中,难以被世人所知。

一个没有出版实践的人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著作,而且作者不是一般的实践者,不是一般的亲历者,他是新时期出版工作领导岗位的重要成员。作为国家出版领导机关的主要负责人,他不是一般的公事公办,照章行事,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全部倾注在我国的出版事业上,做出一个又一个有影响的决策,依靠广大出版工作者推动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在作者把自己的智慧、毅力和责任心倾注在这部著作上。创造出版历史和尊重这段历史在书中相宜生辉。这部著作有极高的价值,要研究这段出版改革发展史,出版行政史,出版方针的建立史,不可不读这部著作。

12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