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学论集》,关爱和著,中华书局2006年5月第一版,38.00元
在中青年近代文学研究者队伍中,关爱和先生是有着严谨的治学精神、坚实的学风文风、鲜明的学术个性并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一位。他在
从古典向近现代的转型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段关键时期,但长期以来,由于近代文学研究相对薄弱,学界对这一历史转折阶段的特殊性与丰富性仍缺乏足够的认识。正因如此,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两大分支学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独立发展而少通音信,“传统”与“现代”之间仿佛存在着难以衔接的断层。关先生长期凝思于古典与现代之间,做出了独到的贡献。
以《论集》中探讨桐城派古文的6篇文章为例。著者怀着一颗对历史和真理的敬畏之心,把桐城派放在封建末世、叶落知秋这样一个政治、文化的大背景中予以理解和描述,通过对桐城文派的政治选择、行身祈向、文化命运、情感经历、艺术追求等诸多方面的深层剖析,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示了封建末代文人复杂的心路历程,从而给予读者一个清晰、完整、立体、新鲜的关于桐城派的阅读感觉,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出其意蕴繁复的历史本来面目。其中,《守望艺术的壁垒》一文,通过对古文的应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两种不同的文体功能的辨析,独具慧眼地发现:作为中唐以来古文运动的收束者与殿军,桐城派作家在纷纭繁杂的政治与学术思潮的推移变换中,守望着古文的艺术壁垒;桐城派几代领袖人物在与义理学家、考据学家、经世学家的辩诘争讼中,深化着对古文文体文学特质的认识,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让古文回到古文自身的基本价值取向;其对古文写作中艺术性原则的注重,对古文表情达意过程中艺术与情感构成的强调,体现出由于自身生存需要而激发出的文体自觉;桐城派作家围绕着让古文回到古文自身,把古文还之于古文家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为传统的杂文学体系向现代文学体系的过渡,作了一个鲜为人知的铺垫。这一见解发前人所未发。
文史兼治、古今不隔的治学路径与学术素养,是关先生为学为文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论集》的重要特征。民族、政治、文化的全面危机,构成了近代文学的历史背景,治近代文学者不能单单从内部研究入手,而必须做到内外兼顾,亦文亦史;近代文学处在中国文学从古典走向现代的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治近代文学史者不能画地为牢、故步自封,而必须眼界宏阔,古今不隔。《论集》中最能显示关先生这一治学路径与学术素养的文章,体现在文学史论、文学思潮论、文学流派论等方面的较为宏阔的论题上。以《嘉道之际的文学精神与创作主题》为例,该文在概略考察嘉道之际士林与学术风气转换的历史背景基础上,着重描述了议论军国、臧否政事、慷慨论天下事的文学主潮的形成及其发展。著者对嘉道之际这个过去被文学史忽视的历史段落的文学趋势、文学精神和创作主题有独到的见解和发现。这一极具历史眼光的学术发现,打破了以往近代文学史从鸦片战争时期截流的机械断代模式,而径直从19世纪初叶的嘉道之际说起,认为嘉道文学的主潮,为中国近代文学做了一个气势不凡的开场白;同时,它也突破了史学界流行的带有西方中心主义观念的以“冲击-回应”为模式的中国近代史观,暗合了柯文所谓“在中国发现历史”的“中国中心观”。
选择重大文学现象、思潮流派和开一代风气的文学大家作为研究对象,敢于啃硬骨头,知难而进的学术进取意识与自信自尊、独立不倚的学术品格,是笔者读《论集》后对著者的又一深刻印象。桐城文派、宋诗派、清末常州词派等晚清旧派文学是治近代文学史家不可绕过的重要文学流派,《论集》对此均有描述和分析。对龚自珍、曾国藩、梁启超、黄遵宪等开一代风气的大师巨匠,《论集》亦有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当中,没有惊世骇俗的高论,没有华而不实的空言;过眼云烟的时髦“风”头与其无关,流行的课题和花哨的理论方法与之无缘。著者凭借的是对传统文献学治学套路的熟悉,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对学术研究的严肃性的坚守及由此形成的坚实的学风。
《论集》多方面的学术开掘意义,还表现在著者对近代文学诸多研究领域的全面关注与广泛涉猎,显示出一种大家风范和全局意识。从文体上看,关先生以治散文尤其是桐城派散文为主,兼及诗词、小说、戏曲诸领域;从文学的新旧划分来看,关先生以治晚清旧派文学为主,亦涉足晚清文学界革命之后的新文学。不仅如此,关先生涉笔成文均非轻描淡写、随意客串,而是要么开掘新领域,起到拓荒和抛砖引玉之作用;要么是对大家熟悉的研究对象别具只眼,使过去被遮蔽的近代文学历史的丰富意蕴得以敞亮。略举几例:《晚清戏曲改良运动述略》(1988)一文是学界最早的一篇全面系统地探讨晚清戏曲改良运动的论文,为后来的研究者绘出了一张学术导游概略图;《清末常州词派概说》是学界最早系统描述清末常州词派的有质量、有见地、有分量的论文,为后来者铺下了一块厚重的学术基石;《稗官争说侠与妓》(被《新华文摘》转载)是关先生涉足近代小说研究领域为学界贡献出的一项很有分量的学术成果,从小说类型和创作思潮的视角探讨19世纪空前盛行的两种小说类型――说侠小说和言妓小说――的创作主旨与主题模式,其见解独到,超越流俗,富有原创性。
从《论集》的编排体例,可以看出著者在近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全局意识和着力方向。《论集》收录的25篇论文,大体上按论题所涉及的时间段分成几个单元,相对集中地探讨了晚明清初、嘉道之际、晚清文学界革命时期、民初至五四时期等时段的文学思潮与流派、文学观念与主题、作家与作品等方面的论题,分开看是一篇篇独立的学术论文,合起来看则串成了中国近代文学一幅幅连绵不断、意蕴繁复的历史画卷;而著者的着力点尤在探询几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期的重大文学现象和代表性作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