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史源”金针度与人

2007-08-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晖 我有话说

《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陈智超编注,三联书店2007年5月第一版,18.00元

对初涉文史之学的人来说,阅读和揣摩前辈学术大家的著述,熟悉他们写作中运思和处理史料的方式,可以说是每日的必修课。

学子们多半希望借此过程来了解前人如何达到论学的较高境界。然而,不少学术史上的大家,他们的著述一如“羚羊挂角”,让后人“无迹可求”。有些则乐于向后学传授治学经验,至于能将自己的经验体系化、学科化,成为后来人在治学上的引路人,则极为罕见。有之,则陈垣先生当之无愧。

陈垣先生是近代史学的重要人物,与陈寅恪并称“史学二陈”。然而对于我们这些后辈来说,最早接触到的陈垣先生的著作,未必是他的《元典章校补》、《元西域人华化考》、《释氏疑年录》、《明季滇黔佛教考》、《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等专门著述,而多半会是《史讳举例》、《校勘学释例》、《二十史朔闰表》等目录学、年代学的著作。避讳学、校勘学与中西年代的互换等,是读书时令人头疼而又无法避绕的问题。陈垣先生将自己治学过程中对相关问题的经验系统化、学科化,写成具有厚重学术价值与广泛应用价值的著述,给几代学者打开了进入学术殿堂的方便之门。在这类著作中,《陈垣史源学杂文》是十分特殊而且重要的一本。

所谓“史源学”,主要讲授如何寻找每一条史料的来源。因为古人著书,大多隐括前人言论,并没有全文征引的习惯。甚至为了自己立论的方便,歪曲引用前人言论的也有。至于下意识、无意识地误引、漏引等,更是防不胜防。所以陈先生强调读书时要重视史料的来源,只有检查、核对史料的真伪,才能判断前人立论的可靠与否。用陈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一追寻其史源,考正其讹误,以练习读史之能力,警惕著论之轻心。”(第2页)

陈先生的做法,是从清代顾炎武《日知录》、赵翼《廿二史?记》、全祖望《鲒?亭集》等书中选择文章,并考察他们在史源上是否可靠。顾炎武等人都是著名的史学家,他们的著述也都是学术史上的名著,但陈先生具有避讳、校勘、年代学等多门学科的修养,又经过长期的研读,发现即使是大师的著述中,史源上的错误也在所难免。举一个例子来说,如《〈廿二史?记〉六论〈魏纪〉对汉献及陈留王书法》一文(第20-21页),针对赵翼在《廿二史?记》卷六“《三国志》多回护”条批评陈寿《三国志》中多有回护笔法而发。陈先生根据年代学知识,指出陈寿比陈留王曹奂早死五年,所以并不存在陈寿故意不称呼曹奂谥号“元皇帝”的问题。这里,赵翼因为缺少年代学的知识,所以犯了错误。又如《杨贵妃入道之年》一文(第94-97页),据《杨太真外传》考出杨贵妃入道之年,其结论与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第一章中的结论一致,陈寅恪先生是以感叹两人“各撰论文,考杨妃入道年月。是时烽火连天,互不通问,然其结论则不谋而合,实以用同一材料,应有同一之结论”。

通读此书之后,还有一个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陈先生的文章告诉我们,读书还是要重视常见书,如重视正史。在《题〈蔡宽夫诗话〉》一文(第47-48页)中,陈先生指出郭绍虞先生在《宋诗话辑佚》将蔡宽夫之名“居厚”误为“启”。这是郭先生误信朱绪曾《开有益斋读书志》的缘故,而没有注意到蔡居厚在《宋史》卷356中有传。当然,在1980年中华书局新版的《宋诗话辑佚》中,郭绍虞先生已将这个问题更正。

探究史料的史源也并不只是简单的对错问题。有时候,追寻一条史料的史源,可以借机考察重大的历史问题,可谓“有意义的史学”。如《全谢山联姻春氏》(第74-77页)一文,从袁枚《随园诗话》、全祖望《鲒?亭集》、陈勾山《紫竹山房集》、铁保《熙朝雅颂集》、杨钟羲《雪桥诗话》等文献中,考出全祖望与旗人春台索佳氏通婚。因与旗人通婚,全祖望遂在乾隆十年的冤案中得以免祸。陈先生总结说:“谢山承祖若父遗志,故国观念独深,其竭力表彰忠义,即无异提倡革命。然未遭清廷之忌者,以徒申忠孝之节,而不言夷夏之防,其与春氏联姻,亦与《鲒?亭集》卷首之颂扬圣德,用意相类,近代所谓烟幕弹也。”(第76页)这是以小见大的范例。

《陈垣史源学杂文》曾在1980年于人民出版社初版,当时引起学界的广泛重视。这次三联书店出版的该书增订本,一方面补充了陈先生的8篇文章,另一方面――或许是最值得注意的――又增加了6个附录,其中不但有可藉以窥见陈先生对史源学这一学科整体设想的《陈垣有关史源学及史源学实习课的论述》、《陈垣讲授史源学实习课的教学资料》等珍贵材料,而且有几篇当年经陈先生批改的史源学作业的图版。众所周知,陈垣先生门生遍天下,而且在学术上有成就者居多。把玩这些泛黄的图版资料,我们不禁联想到在学术薪传的过程中,老师与其传授再多的具体知识,还不如传授史源学这样的“点金之术”,让学生受益无穷,独自去攀登治学的高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