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文物大系Ⅱ・内蒙古卷》(以下简称《内蒙古卷》)是《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以下简称《大系》)自1988年立项,1996年出版首卷――《湖北卷》之后的第14个省卷,也是自《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第Ⅱ期工程启动以来,继《湖南卷》之后的又一大型单卷本。全书共列有282个条目,附有642幅图片,是已出版《大系》各
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边陲,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民族纷繁,音乐文化绚丽多彩,存见于内蒙古的音乐物质遗存则蕴涵了其丰富多元的音乐文化特色。仅从收录于《内蒙古卷》中音乐实物史料的内容和属性上看,该卷所收录的部分音乐实物史料与中原文化的音乐实物史料属于相同类型或具有共性特征。陶埙、陶铃、石磬等均是中原地区较为常见的早期乐器,内蒙古的陶埙、陶铃、石磬等大多也是时代较早的音乐文物,从中不难看出,处于萌芽和发生时期的北方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音乐文化及其物质型态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一定的共性。
和林格尔汉墓是内蒙古地区最为重要的汉代考古发现,其中描写音乐舞蹈内容的壁画也是内蒙古最重要的音乐考古发现。该墓墓室壁画中所描绘的东汉时期民族和睦、歌舞升平的社会生活,反映了汉王朝与北方民族的和善友好,也体现了汉代音乐文化在北方民族的流行与传播。在敖汉旗发现的几座辽墓中保存有较为完好的、描绘奏乐内容的壁画,它们集中反映了辽代人的音乐生活状况。此外,在中原较为常见的钹、铙等乐器在内蒙古出现的时代大多较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中原音乐文化在内蒙古的传播与发展。
《内蒙古卷》所收录的部分音乐实物史料带有浓厚的地域性特色和地方性色彩。其中,乐器类音乐文物有蒙古族独有的、具有草原特色的乐器――潮尔和马头琴,它们被认为是同宗同源,但又是不同时期、不同定弦、不同演奏手法的两种乐器,此外还有四胡、蒙古筝、木库连、鸣镝等,它们都是内蒙古音乐历史发展的见证。
该卷所收录的部分音乐实物史料具有明显的宗教性质。萨满教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也是蒙古人的一种信仰,萨满教以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的信念为思想基础,其崇拜对象极为广泛,既有自然崇拜,也有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并且具有一定的崇拜内容和祭祀仪式。《内蒙古卷》中收录的神鼓、萨满服、萨满面具、神冠等为我们了解和感受萨满祭祀中神秘幽幻的仪式氛围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与《大系》其他省卷所收录音乐实物史料略有不同的是,《内蒙古卷》所收录音乐实物史料的类别并非以乐器为主导,图像类音乐实物史料的数量反而众多,且种类齐全,岩画、壁画、乐佣、石刻、砖雕、器皿绘饰等无所不包。与其他类别的音乐实物资料一样,乐舞类图像资料也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劣势。乐舞类图像作为一种较为直观的视觉审美艺术,一方面为相对静态化的乐舞器具实物提供了一定的演奏方法和表演场景,营造了相应的音乐文化氛围,使其呈现出“动态”、“立体”的画面;另一方面,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与乐舞器具的形制组合和乐队编制等内容相对证、互补,此外,一些乐舞图像还蕴涵着古人各个精神世界侧面的丰富内容。但是,乐舞图像同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乐舞图像只在一定程度上呈现音乐实物史料的外部特征(如乐器外部形制等),其内部发声构造之共鸣腔体、音乐音响等则无法表现。此外,图像更多的带给人们一种视觉审美,音乐场面只是其表现的内容和题材之一。可见,音乐图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美术作品,其主要目的不在于反映真实,即便是写实类作品,也未必会完全按照音乐器物的原始状态和情景来绘制。其次,音乐图像制作者的知识局限也会造成音乐图像与音乐史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这些重要的乐舞类图像材料,在使用前必须加以合理鉴别。尽管如此,《内蒙古卷》所收录的乐舞类图像资料依然不失为我们认识内蒙古音乐文化历史的重要窗口和学术研究中不可多得的科学材料。
总体来说,就《内蒙古卷》所收录的全部音乐实物史料而言,从内容和属性上看,它们既有与中原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的共性内容,还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和宗教色彩的个性化体现,不仅生动地反映了内蒙古本地的丰富音乐文化,还体现了北方民族与中原以及周边地区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频繁的音乐文化交流;从形式上看,图像类音乐实物史料在《内蒙古卷》中所占比重较大,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内蒙古地区艺术创造、表现手法和形式中的某些特点。该卷收录的音乐实物史料,为我们深入研究内蒙古音乐历史及其文化演进提供了丰厚的实证性材料,打下了坚实的资料基础。
《内蒙古卷》的出版问世第一次集中展示了内蒙古丰富的音乐文化物质遗存,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生动而古老的草原音乐生活图景。毋庸置疑,它必将成为研究和探讨内蒙古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与中原和周边地区音乐文化交流的必备工具书,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意义与价值。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Ⅱ・内蒙古卷》,大象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