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会制度史》,全汉升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16.00元
这是一本在书店偶遇的书,惊喜之下,购置一册,推荐者事先并未见到任何媒体报道。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全汉升
《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现代精神分析思想史》,【美】斯蒂芬・A.米切尔,玛格丽特・J.布莱克著,陈祉妍、黄峥、沈东郁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9月第一版,34.00元
一提到精神分析,可能你就不自主地想到开启了现代精神分析之门的弗洛伊德。在他之后,还有哪些后继者推动着这门学科的发展呢?这门学科又出现了哪些分支呢?本书总结了自弗洛伊德以来的现代精神分析思想发展的历史,以时间为序,依次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传统、自我心理学、人际精神分析学派、当代克莱因学派理论、英国客体关系学派、认同与自体的心理学以及当代弗洛伊德主义修正者等。书中对各学派的缘起、流变作了清晰的阐述,同时介绍了不同流派之间在理论和临床技术上存在的争议。作者在阐明各学派的主要观点时,常常结合案例,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原本抽象的理论概念。正如本书的序言所说,翻开本书,“就好似走进了一个微型的精神分析历史博物馆……顺着书中讲述的精神分析思想史的发展脉络,读者能深切地体会到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技术在不断发展与完善”。
《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李天纲著,新星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35.00元
本书是作者多年进行基督教神学和儒家经学比较研究所发表过的论文的结集。全书分四个部分:东西同异之考辨、重要文本之释读、“中国礼仪之争”之启示、中西学术传统之估衡,主要讨论明末清初天主教耶稣会来华之后,经学和神学相遇,由此引发中西文化的冲突与碰撞,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影响产生的新发展。作者在文本研读和事实考订的基础上,采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对涉及的内容进行“跨文化诠释”,提出了一些富有冲击力的新观点。书中引用的中外资料,很多是近年来学术界新披露的档案文献,以及作者从明清史籍中查考的相关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