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征主义百年史》是张大明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与人合作)与《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之后的又一新的文学思潮史著作。该著作全面、系统地梳理、总结了象征主义在中国文学界与学术界近百年的曲折历程,显示了作者一贯的扎实、厚重的治学风格,无论从论题的规模和史料的丰富性上看,都堪称中国的
象征主义思潮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产生过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很多重要作家都曾从其中汲取营养,在小说、诗歌、戏剧等领域也不难发现它的印记。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学界对于中国的象征主义也逐渐改变了当代文学“十七年”以及“文革”时期的极端否定态度,获得学者们的认可并被重新审视。孙玉石的《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与吴晓东的《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可以说是学界研究中国象征主义的代表性著作,标志了象征主义研究的成就。《中国象征主义百年史》作为象征主义课题研究的最新成果,较之前面提到的两部专著显示出一种更加宏大的历史视野:它不是仅仅探讨象征主义对于中国新文学某一领域的影响,甚至也不仅仅是讨论象征主义和现代中国文学的关系,而是从文学到学术,从象征主义自身的理论到它传播与被接受的外部环境,全面清理象征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传播的方方面面。书中史料极为丰富,读起来令人颇有些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感。
《中国象征主义百年史》的“编年史”写法是其又一大特点。该书依照象征主义在现代中国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阶段性特征,把从“五四”到2000年间近百年的象征主义思潮划分为九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为一章,先进行历史勾勒,章后再进行总结;又根据每个时期之内有关象征主义的文献资料发表的时间编目,并在其下详细列出该文献的内容,有时还对该文献进行简要评点。
这样写出来的著作固然显得有些“理论性”不足,但是想想近百年的象征主义历史涉及的中外作家作品、文学社团、文学事件、研究介绍的论著、文章的数量,要想尽可能地收入以保存历史,似乎也不得不用这种写法。而且这样的著作对于后人继续进行有关中国象征主义研究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它同时还可以作为一种研究者案头常备的工具书来使用。这种著史方法同时还显示出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学术功底稍差者,很难有气魄与胆量如此写史。正如桑逢康先生所言:“没有详尽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人不能为之”,“如此的巨大工程一般来说需要动用一个研究所,或者至少需要相当数量的高水平研究人员,但张大明独自完成了(这样说当然不排除他有一个有利因素,就是在撰写《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时以他为主形成了一个团结协作的小小团队)”(见桑逢康为该书写的序言)。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史料工作的文学史家,张大明一直秉承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从事研究工作。他做学问强调的是“一定要看初版书,读原始报刊”,要“获得历史感”。《中国象征主义百年史》中所列自然绝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原始”资料,并经过了作者详加校订,文字、标点都一丝不苟,因此这部著作足称是一部总结中国象征主义世纪历程的“信史”。
《中国象征主义百年史》,张大明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