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先进文化”,理论界、学术界讨论、研究颇多。理论工作者、学者们或是对先进文化进行解释,或是探讨先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道德、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这些理论成果和学术成果主要以文章的形式、从各自的视角对先进文化进行阐发,固然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然而,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进行系统研
最近读到了傅华博士的著作《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及其传播路径研究》,不禁耳目为之一新。该著从宏观上构建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理论体系、从微观上对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各个层面的传播路径作了具体的研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一、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构成
在该著的上编,傅华博士对文化及先进文化的内涵进行界定后,提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由三个层面构成,即科学的执政党文化、优秀的民族国家文化、健康的大众文化。这样的构架和定位既新颖独特,又合理准确。特别是将优秀的民族国家文化和健康的大众文化列入,就跳出了以往人们思维的束缚和研究的局限,赋予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以鲜明的主导性、强烈的时代性和厚重的历史感。
作者对其所建构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三个层面的内涵作了颇具说服力的诠释。科学的执政党文化是党执政理念所构建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形成的理论、信念以及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方法论。优秀的民族国家文化是指中华民族一脉延传、至今仍活跃于现代时空并积极作用于现代人群、团队乃至民族国家的价值观念、情感哲学、审美趣味。健康的大众文化是指大众在日常生活中阅听、传播、创造的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包括大众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消费理念、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文明的生活方式等。
当然,作者决不会停留于解释当代先进文化“是”什么,而是要从更深的层次去分析它们的内在机理和表现形式。作者认为,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为主体的主流意识形态所反映出来的基本价值和情感是中国共产党推行政治主张、实施行政行为的逻辑起点。优秀的民族国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一脉相延的价值、情感,以和、仁、义、易等核心元素为基质价值,不仅塑造了民族的心理结构和生活态度,而且约定了今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哲学。健康的大众文化是由“大众”创造并体验的价值、情感,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景观,它以通俗的手段参与着民族国家认同感的构建。
进而,作者对科学的执政党文化、优秀的民族国家文化、健康的大众文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它们在先进文化构成中各自所处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等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在先进文化的结构中,科学的执政党文化始终处于核心和领导地位。优秀的民族国家文化在先进文化的结构中处于基础和背景地位。健康的大众文化处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表层和表现状态。科学的执政党文化、优秀的民族国家文化和健康的大众文化既相辅相成,又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路径
在该著的下编,傅华博士进一步研究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那就是根据先进文化的不同层面选择相应的传播路径。
作者认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传播的路径主要有三种,即:宣传教育、文化商品及商品文化。
科学的执政党文化传播的路径主要是宣传教育。宣传思想工作是执政党文化传播的主要路径,它通过理论教育、新闻宣传、文化事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手段,着力向党员和人民宣传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使其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共同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科学的执政党文化主要是理想、信念的赋予,是主流价值观的构建以及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确立。
对于优秀的民族国家文化和健康的大众文化,二者的主要传播路径是文化商品、商品文化的生产和流通。文化商品是指按照商品规律和市场规则进行生产、交换和消费,在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传播民族、大众的价值情感,满足不同消费者娱乐、抒情、审美、学习需求的文艺、知识产品和劳务。因此,通过文化商品,优秀的民族国家文化和健康的大众文化按照商品特性和市场规律生产、交换,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传播着民族、大众的价值和情感。
商品文化是指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凝结于一般商品中的人文价值,它是物化或人格化了的商品,是劳务之中的人本精神,是一种审美素质,体现着民族特征。优秀的民族国家文化和健康的大众文化是以商品的物质形式为载体,人文价值附加其上,商品因文化而升值,文化因商品流通而得以传播。三、关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传播的主张
在结语部分,作者在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结构和传播路径总结论述后,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和传播实践提出富有见地的建议。
第一,执政党应通过它的统管意识形态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对先进文化的建设和传播进行总体规划、总体协调和全面推动。作者尤其强调,在先进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必须将科学的执政党文化与优秀的民族国家文化、健康的大众文化区分开来,也就是必须把作为党执政工具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作为构建民族国家深层认同基础、日常生活态度的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泛化。
第二,文化商品要满足日常生活意义上的文化需求,以激发、形成现实购买能力,这就必须实现由文化产品向文化商品的本质转换。这就要求文化商品的形式、所表达的意义不能直接注入执政党文化意涵,否则就易形成文化商品流需求隔膜和意识形态壁垒。同时,文化商品的特性也决定了不能以管理传播执政党文化和政治产品的眼光和标准来对其实施管理,应在执政党文化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的指导下,用艺术和商品的标准来规范、推动文化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而执政党则应以“政府采购”的形式对此类特殊文化商品予以购买。
第三,为使商品文化更好地成为传播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载体,执政党及其政府应通过一定的方式赋予商品生产、流通企业以明确的文化责任,使企业家都能成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促进者。
第四,现行的文化体制改革虽然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和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趋势,但是,仍有值得进一步改革的地方,特别是要从先进文化的不同构成、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区分上来安排不同类型、不同内涵、不同性质的文化品的生产和传播。可以将现行的文化事业单位直接划为行政单位,其余则一律改制为企业。
第五,为了积极参与文化传播的全球化,有效地应对欧美文化霸权,执政党及其政府除了要适时地组织政府间文化节、文化周、文化年和其它展示文化力发展成就、应对西方政治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对外宣传活动外,主要力量应用于为企业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创造更为便利的市场环境,着力培育竞争主体,提供技术支持等等。只有确立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特别是当民族、大众价值和情感的文化商品、商品文化拥有了国际市场地位之后,才能真正显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竞争力,也才能完整解释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及其传播的深刻意义。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及其传播路径研究》,傅华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