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何为“读书种子”?

2008-03-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马斗全 我有话说

“读书种子”一语,近年常被人提起,亦多有文章谈之。一般都用来指爱读书的人、大学问家,例如说“陈寅恪是杰出的读书种子”、“钱锺书是难得的读书种子”,以及“西南联大为中国保存了一批读书种子”、“在全国招三十名读书种子推荐出国”等。《汉语成语大词典》即释为:“读书人,能读书做学问的人。”此皆不解“

读书种子”之含义而错用也。

“读书种子”含义究竟如何?笔者不揣浅陋,试为一说。

种子,除一般人所知道的植物种子外,另有一义,系佛家语,将唯识第八识有生一切染净诸法之功能,称为种子。简而言之,前七转识能熏,第八识为受熏,能摄藏前七转识所保留下的种子。生命轮回时,所藏本有种子,虽具遗传作用,然必须胎儿神识所含之新熏种子,与父母习气相同者,方有力量。可知此“种子”,指前世善恶之遗传,或曰命中注定,加上自己本身的因素,即爱好、生发,而于某事物有特别之缘。“读书种子”之“种子”,即佛家语之“种子”,一种无形的东西,而非颗粒状的植物种子。读书种子,应指极爱读书精神之承接、加深,并可影响、传递于后人。台湾中国文化研究所《中文大辞典》“谓读书人世代相传如种子之衍生不息也”之释义,大体不错。

我们来看看古人的用法。读书种子,今见之早者,出于南宋人笔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周益公云:‘汉二献皆好书,而其传国皆最远。士大夫家,其可使读书种子衰息乎?’”任翔龙《沁园春(赠谈命许丈)》词:“君休说是谈非。是则是干支带得来。也要他有个、读书种子。”最为明确且予解释的是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之“书种文种”:“裴度常训其子云:‘凡吾辈但可令文种无绝。然其间有成功,能致身万乘之相,则天也。’山谷云:‘四民皆坐世业,士大夫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似祖裴语,特易‘文种’为‘书种’耳。练兼善尝对书太息曰:‘吾老矣,非求闻者,姑下后世读书种子耳。’”是“书种”原从“文种”而来。周密家即有“书种堂”。显而易见,以上所谓“读书种子”,均不是指读书的人,而是说延续酷爱读书之习,所以所记古人语为“其可使读书种子衰息”、“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姑下后世读书种子”。任翔龙词说“要他有个”而不作“要他是个”读书种子。

明清时一些人用“读书种子”,也都如此。如《明史・方孝孺传》载姚广孝恳求朱棣语:“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方孝孺被杀后,不止一人感叹道:“方孝孺死后,读书种子绝矣!”钱谦益《列朝诗传》说:“功甫殁,……先辈读书种子绝矣。”王永彬《围炉夜话》有“家纵贫寒,也须留读书种子”之联语。清末民初,章太炎听说叶德辉被革命党人抓去,赶忙发电报为其求情:“湖南不可杀叶某,杀之则读书种子绝矣。”陈独秀等人也曾致电孙中山为刘师培求情,希望能宥之而“延读书种子之传”。均为“绝矣”或“留”与“传”,而非指“人”。

由上可知,以“读书种子”来指某人,是错的。当然,指人而又以植物种子来形容的“一颗幸福的读书种子”、“这些破土而出的读书种子”、“读书种子是怎样开花的”、“读书种子出土发芽、开花结果”之类语,就更是错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