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本教材”,新华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专家
观点
多年来我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奠定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是在大学学了哲学或政治课开始的,而是在中学时代,从十二三岁时随着身体的发育、知识的积累、意志的培养平行前进,同步开展的。再回想自己成长的过程,也是在中学时已经考虑过将来如何做人。这套台湾版的“中学国学基本教材”,我看了选材篇目,选看了其中解说注释,认为选材精当,注解简明。它不光是增加古汉语知识,对培养青少年品格全面发展也有益。台湾和大陆,血脉文化本属同根。在众多繁茂的语文教材中增添一株奇葩也是一件好事,值得向社会推荐。
――任继愈(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
台湾版“中学国学基本教材”,就内容而言并不新鲜,不过我们常说的四书而已,但创新处在于试图把经典与当下社会经验沟通的努力。中国大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明显失误是只把中国传统文化停留在技术层面理解,在流行的中国大陆语文教材中,到现在也不过是把文言文的简单识读,看成是最重要的教学任务,而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却极少注意,特别是对儒家经典的正面评价,也是近几年才取得共识。现在引进台湾版“中学国学基本教材”,我以为正当其时,它的一个最大优点不光是让学生识读文言,而是理解和体会儒家文化的精神,特别是这种精神的现代意义。台湾版“中学国学基本教材”在这方面的努力,对我们极有启发意义。
――谢泳(厦门大学教授)
当2008年迎新的钟声即将响起之时,这套“国学基本教材”终于行将问世了。
早在前几年,我就有个想法:站在现代的立场,将儒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四书五经,请国内一流学者重新加以选辑注释,对象为中学以上文化的读者。后来咨询了庞朴、童庆炳先生等几位师长,他们都认为此事很有意义,但做起来并不容易,首先是找不到有水平又愿意担当的学者,于是只好作罢。
去年五月,我从厦门松柏中学的林采凤老师那里得知有这么一套书――台湾正中书局出版的高中“中国文化基本教材”。2005年,林采凤老师曾借鉴这套教材,在本校高一年级开设了“两岸语文教学比较”的选修课,其中重点介绍了“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开始时由于名额限制才30个学生。第一堂课上完后,学生非常喜欢听,并且认为“很有用”。第二堂课听课人数一下子增加到80多名,普通教室坐不下,只好换到大的多媒体教室。
林采凤老师的大胆尝试使我对这套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来,她应我的要求将书寄到北京。我看了后,觉得这正是我心目中设想的适合中学生学习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读本。
这套教材共分六册,初版于1999年,是依据1995年台湾“教育部”最新修订公布的《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编写的。自1967年始,台湾“教育部”便要求各中学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课程。因此,这套教材是在原来教材的基础上,前后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精心打磨、不断修订而成。第一、二、三册为《论语》选读,四、五册为《孟子》选读,第六册为《大学》、《中庸》选读,供台湾高级中学三学年六学期教学之用,为每一个中学学生在国语课上的必修,不但要逐章逐节背诵默写,还要举行考试。教材编辑目标为“陶铸中学生优雅之气质、高尚之品德、并启导人生意义,宏扬中华文化”。选辑内容之标准为“以能反映中华文化之精髓,培养伦理道德之观念,且具有时代意义者为考量”。
也许是因为我当过多年中学语文教师,近年来又参与了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故特别注意编者对经典的立场,尤其是从原著中延伸出来的思考讨论题。因为选编一套四书五经通俗读本并不难,市面上充斥的同类读物已经无数,但能够做到既忠实于原著,同时又能将传统与现代打通,以现代来激活古老经典的却很少见。
而这套“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尤其是“析论”部分紧扣原著要义进行阐发。如第一册“论君子篇”共选了孔子13条言论。其中第6条为:“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教材是这样向学生解释的:
一个人的内在和外表都很重要。内在等于本章讲的“质”,指学问、道德等而言;外表等于本章讲的“文”,指口才、仪态等而言。假如一个人学问很好,却拙于言辞,不会表达;或者说品德很好,却仪容不整,不够雅观,给人呆板、粗野的印象,这就是“质胜文”。反过来说,假如一个人的言词非常流利,却没有内容;或者说相貌堂堂,威仪过人,却品德低下,给人浮夸、虚假的印象,这就是“文胜质”。“质胜文”或“文胜质”,都有缺憾,因此,内在外表,朴实与文采要配合得当,才能成为表里一致、彬彬温雅的君子。
在此基础上,编者又进一步发挥说:
一个人的内在与外表,犹如一件器物的材质与外貌,材质好、外貌不好看,或者外貌好看、材质不好,人们不一定会很喜欢它,必须要二者兼美,才会得到人的喜爱,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内在外表双美具备,才能称为彬彬君子。要特别注意的是,外表是指表现在外的语言能力、举止行为,不是指天生外表的美丑。
最后编者总结说:
一个人的内在与外表,又如一篇文章的内容与形式,内容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观念,而形式指文笔或书法,也必须二者兼美,才是好文章,要称为一个彬彬君子,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样的阐释堪称循循善诱,精当恰切,令人信服。
而每小节末的“问题与讨论”尤具特色,启发读者联系现代生活领悟原作精髓,生动活泼。如“君子与小人”一节是这样设计的:
1.你是否有过义、利交战的心理经验?结果如何?
2.想法、生活习惯与你差异很大的同学,你会如何与他相处?你会考虑自己来适应他吗?
3.对于别人骄傲、骄纵的行为,你作何感想?自己是否也有过骄傲的心态举止?改正了吗?
综观六册教材,可以说它们在解读上既尊重原著又联系现实,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无道德说教之嫌。联系学界近年来一直探讨的关于儒家文化如何完成现代转型的课题,这套国学教材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回答和尝试,同时也是一个具体切实的实践范本。后来,我在自己的文章《语文丢失了什么》中对台湾的此套教材及国文教育状况做了介绍。文章在2006年6月21日《中国青年报》刊出后,被各门户网站广泛转载,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关注。
在引进此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师长与朋友的支持。首先是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先生。当我将书带去请他过目之后,他便认定这是一套好书,认为“忠实原文,朴素、简要、有新意,深入浅出,是一套很适合青少年读者的好书”。他还认为,新加坡和我国台湾的传统文化传承之所以做得比我们好,原因就在于他们有这样的教科书。任继愈先生还多次表态:“如果找不到出版社来出,我愿意凑一份钱,我们自己来出。”
还有现任山东大学国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庞朴先生,虽然他人在山东,没有见到这套书,但听了我的详细介绍后,积极支持我的想法,多次跟我说:“这件事很值得做。我给你摇旗呐喊。”此外周围还有一些朋友,自始至终地充当我的参谋,给予我最无私的支持。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经典常谈》一书序言中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的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诚哉斯言。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无论政府还是民间,对传统文化的价值都逐渐开始有了共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个只有高GDP而不珍惜自己文化的民族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也是很难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在此背景下,台湾版“中学国学基本教材”的出版有其特殊意义。
毛泽东当年曾经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周恩来总理也在70年代一次接待外宾时说过:“你们看台湾地区,把中华文化保持得要比大陆的好。”而儒家文化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之所以历二千年而生生不息的根源所在。它所倡导的推己及人、反求诸己、诚信仁爱、躬行实践、重义轻利、自强不息和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等,是与人类普世价值相通的,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遗产,因此,也是所有炎黄子孙都应该拥戴崇仰并身体力行的经典。
笔者在文革动乱中度过中小学时代,于“批林批孔”的大批判声中完成最初的语文教育。笔者至今记得初一作文课上为写不出批判“孔老二”文章时的苦恼。直到笔者师范毕业做了语文教师,才慢慢习惯用“孔子”的称呼来替代原先心目中那个丑陋的、“丧家犬”般的“孔老二”形象。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机会接受完整系统的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已成了笔者一生中无法弥补的缺憾。笔者读这套书,深深觉得这些两千年前的先贤先哲们是还活在我们身边的蔼然长者。他们富于个性,亲切幽默,平易宽和,乐于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启迪我们,使我们变得更坦荡、更奋发、更仁爱、更勇毅、更有智慧,从而成为既有现代人格又有中国心灵的名副其实的“君子”。
笔者愿意将这套书的出版看作是从海峡对岸引来的一根青枝、一泓清泉,以期为大陆语文教育注入新鲜养料和活力,以承续中断了的传统和血脉;同时也使大陆的读者能够一睹台湾中学经典教育的面貌。――如果有一天,这套书能成为所有大陆高中学生语文课堂上的中国文化选修教材,笔者于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