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安贫与安富

2008-04-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赵强 我有话说

安贫是特权,安富则是考验。在一个日渐富裕的社会中,财富既是地位和权势,又是诱惑和陷阱,或许还是一种责任,而富人的快乐究竟应定位何处,相信不仅仅是高质量地晒太阳那么简单。

打工的彩票富翁鲁克

如果某提问回答节目给出“安贫”三种解释――安置贫困人口;平安且贫穷;安于贫穷――估计不会有人选错,而“安富”则不然,大部分人恐怕都会理解为“平安富足”,有无数的公司机构都取名安富可证。能理解为“安于富贵”的人,一定少之又少。安于富贵,是种很可笑的说法,套用现今的流行语可以这么说:你安富,你全家都安富!曾经有个渔夫懒洋洋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富翁在他耳朵边聒噪打鱼、买船、打更多的鱼、雇人、开加工厂之类的事业之道,最终就可以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了。成功学和经济学家们对这个小故事似乎颇为忌惮,于是用生活质量理论对它进行了解构,晒太阳背后有截然不同的生活质量,富翁属于高层次,而渔夫属于低层次。甚至指出如果人们像渔夫那样天天晒太阳,社会就无法进步,人类文明就无法发展到今天的辉煌。

安贫往往和乐道连在一起。安贫而不乐道者,是天真淳朴善良的老百姓,最高境界就是知足常乐了。乐道而不安贫者,应该就是成功学推崇的人,他们有资格享受高质量的太阳,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不安贫亦不乐道者,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姑且不提。而安贫乐道者的生活质量却是个黑匣子,非鱼不知鱼之乐。简单推理一下,可以发现安贫和乐道间居然没有因果关系,相反,只有乐道者才提得出安贫的说辞,二者扯到一起,多半是某些人施的障眼法,用来应对主流价值观的谴责。那么,经济学家们讲得就很有道理,安贫其实是一种奢侈的特权,幸好能享用的没有几个,应该还不至于影响到社会的正常发展。按照经济学物以稀为贵的质朴理论,那剥离乐道的安贫将以其稀而贵,归属于高层次的生活质量。这样分析下来,老百姓的知足常乐就并非安贫,只能是无奈的生活智慧罢了。

安富的条件比安贫更苛刻,因为这世界上富人本来就比穷人少。如果说安贫是一种生活态度,那安富简直就是一种生活艺术了。英国彩票富翁鲁克完成了辞职、买房、结婚、携眷豪华度假一系列消费,一家人过起了悠闲潇洒的富翁生活之后,日前重新回到麦当劳打工。当然不是钱花光了,因为他一个月的工资还比不上银行里存款的利息,而是想念同事和过去快乐的工作时光,他说:“许多人都认为我发疯了,但我告诉他们,生活远比金钱更重要。”彩票中奖也许是最令人愉快的财富了,美国愚人节幸运儿大卫・斯尼思也辞职、买房,不过他似乎并不打算回到原来的工厂,而是决定去东密歇根大学,继续读完他一直未完成的仓库管理学士学位。这两人有了些许安富的味道,让财富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是让梦想随着财富的到来而消失。

美国神秘富豪查克・费尼20年来匿名向慈善事业捐献了80亿美元,而自己没有车,居住在一套小房子里。但他仍很高兴,因为他觉得别人的微笑能让自己更加满足。宜家创办人坎普拉德也许没有费尼那么乐善好施,但论起节俭来却毫不逊色,光顾廉价餐厅,乘公共汽车,拎篮子去菜市场买便宜货,都是他的日常生活。即使不奉送他们葛朗台称号的话,他们的生活方式似乎更接近于安贫。有节制地享受财富,最大限度地回报社会,也许就是安富的含义。这样的说教简直俗不可耐,正如垄断企业有定价权,拥有财务自由的富人才有决定自己生活方式的资格,那么,不妨把安富的概念修订为按照富人的方式来生活这句模棱两可的话。至于什么是富人的方式,不可说不可说。

贫富只是结果和现象,安才是人的核心。天生的贫穷与追求得来的贫穷,从天而降的财富与追求得来的财富,局外人是不加分辨的。这串文字游戏的目的并不在于批评或倡导,无论安贫还是安富,首先得安心,人如此,社会亦如此。能安富者亦能安贫,反之亦然。不过,安贫是特权,安富则是考验。在一个日渐富裕的社会中,财富既是地位和权势,又是诱惑和陷阱,或许还是一种责任,而富人的快乐究竟应定位何处,相信不仅仅是高质量地晒太阳那么简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