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汉字的窘境

2008-05-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金星 我有话说

据4月5日的《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大学重开“硬笔书法”,受到学生热烈追捧。最为基础的写字课要在大学开设,竟又是学者踊跃,读来很是感慨。相传在造字之初,仓颉曾无数次地仰观天象,又俯察大地上的鸟兽虫鱼之迹,再总结各远古部落的刻画符号,才首创了类似“鸟迹书”的文字,从而结束了先民结绳记事的历史。据说

字成之时,“神鬼泣,天谷雨”,颇为惊天动地。“文字祖,翰墨师”,也便是后人对仓颉的尊称。而“清明祭奠黄帝,谷雨拜谒仓颉”则已成为自汉代以来流传至今的一种传统习俗。在这样一种传统文化的熏染下,对文字敬若神明,苦心揣摩,书家辈出,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岳飞精忠报国,但也不忘沙滩练字……凡此种种,都是最好不过的佐证。就是在民间,方圆之内,能写得一手好字的,人都会以“先生”视之。但如此极具民族特色的蔚然人文,时至今日却大有衰退之势,中国人不会写汉字,或者写不好汉字,耳闻目睹,几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就具体而言,手写字是通过心脏的跳动和大脑的思考,再支配手指书写出来的有血有肉有体温的字,一笔一划都传导着一定的思想感情。所以汉字书写并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文化技能,白纸黑字,其实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书写者文化素养的一种鲜明体现。近日在绍兴举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兰亭书法节上,有55幅鲁迅的墨宝亮相,令观者赞叹连连。说起来,鲁迅先生800多万字的作品都是用毛笔写成的,其书法的显著特色是字体圆润浑厚。郭沫若曾有过这样的评价:“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鲁迅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熔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唐宋,直攀魏晋。”实为中肯之论。有句古话说得好:字是人的第二张脸,立身行世,多有仰仗。这也正如姑娘长得漂亮,回头率就高,可能是同样的道理。但现代人大都不以为然,也许是普遍觉得舍此别有他途,因此偶尔把笔,就既不得之于心,又不应之于手,写出来的字就类似于鬼画符,不忍目睹。笔者曾多次受邀到学校做写作之类的讲座,但每每要在对汉字的体认与感悟上花费较多的时间,然后才是篇章结构以及如何写好等等,而到末了又总不忘提醒:一定要把字写好,至少要写端正。因为笔者一向不无偏执地认为,凡是字写得好的人,其文化素养定然差不到哪儿去。而就中学生而言,每年的高考作文,现在还没有先进到由电脑判别的程度,字的好坏,肯定会影响到分数的得失,而哪怕是一分的差别,都将大大地关涉今后的前程。事实上,不少参与过高考语文阅卷的大学、中学老师就曾坦言:“卷面整洁、字体漂亮的试卷,有时候一天也碰不上几份。”也曾多次忝列一些征文比赛的评委,对参赛的打印稿自然另当别论,但凡那些字迹漂亮的稿件,总要多看几眼,能上的,便要为之积极争取。然而在这之中,真正能相得益彰的,已是日见珍稀。人海茫茫,衣冠楚楚者众,也不乏伶牙俐齿,但如要以字取人,实为难事。

当然凡事皆有缘由。汉字及其书写技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偏偏这些年里,尤其在中小学阶段,被不应有地疏忽和漠视了。传统文化的缺失、电脑打印的普及和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使已传承了几千年的书法艺术这一奇葩在全社会普遍忽视的状况下正日趋萎靡,甚至到了所见者皆“蟹爬式”字样的程度。“尔近来写字,总失之薄弱,骨力不坚劲,墨气不丰腴,与尔身体向来轻字正是一路毛病。尔当用油纸摹颜字之《郭家庙》,柳字之《琊琅碑》、《元秘塔》以药其病。日日留心,专从厚重二字用功;否则字质太薄,即体质亦因之更轻矣。”这是曾国藩对后人在写字上所做的一次提醒,在其家书中,这样的谆谆告诫每每多有涉及。然而现在,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这一点上似是日见怠惰或随意。但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中小学课程表中,长久以来,“书法”总是一门赫然在目的必修课。由他人而自己,不能不忧从中来,而汉字书写水平的整体下降,无疑会影响到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鉴于此,教育部目前正在加紧制定一部《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等级和考核办法》,虽然一时议论蜂起,但笔者对此举深表赞同;那“造字圣人”仓颉如地下有知,也当额手称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