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缘于多年做着与书打交道的事,每当看到“书话”类的新书,我总会生出几分特别的亲切感,并有一种迫不及待的阅读冲动。譬如最新上市的“新书话”丛书(三联书店2008年4月第一版),再如比“新书话”丛书稍早面世的《书之归去来》(黄裳著,中华书局2008年1月第一版)。
阅读这类书如同与久违的老朋友
翻开《书之归去来》目录,目之所及,皆是“书”字儿:“书的故事”、“谈禁书”、“书痴”、“祭书”、“书缘”、“书的梦”、“访书琐记”等等。对作者黄裳而言,“与书一起生活”是他的人生追求也是他真实的人生状态,所以“书话”成为他写作的重要主题,所以他已出版的三十余种著作中有六七部文集是偏重读书的笔记。
关于书的趣话是我爱读的文字,因为总是能从这类书中读到自己熟悉的遭际和对书的情感。且不说意外得到一本好书的狂喜,也不说不意失落一本爱书的沮丧,单就寻书一事来说,我就在黄裳笔下读到了与其相似的“幸福的烦恼”。黄裳说,因为住处逼窄,书只能胡乱堆放或包起来置之高阁。“有时为了找一册书要登高爬梯,翻尽了几十册甚至百余册书终于失望的时候也不是没有”――这也正是我时常要面对的难题,当写作或编辑版面急需时,若想找寻到那本印象中拥有的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前不久,当看到媒体公布现代人上网阅读的热情甚于书本阅读的新闻时,我丝毫不为所动。“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张元济的这句话道出了众多爱书人的心声。不管置身何处,我常常携书而行。不论是乘坐地铁,还是在咖啡馆等候朋友,只要稍有空闲,我都能沉浸到书的世界中去。我想,这世界上总有不少如我一样“守旧”的人,是醉心于书本阅读的。丰子恺关于人生“三层楼生活”的观点让人印象深刻,他认为,人生的追求分作三个层次,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我以为,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与好书为伴,才能在满足了物质生活之后,抵达精神生活的高度。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关于写作、销售和阅读的真知与奇谈》,[美]约翰・马克思韦尔・汉密尔顿著,王艺译,三联书店2008年4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