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汶川地震之后,诗歌不仅仅成为诗人和诗评家的事情,也变成整个国人生活中的重要元素。近日,商泽军长诗《奥运中国》(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和《国殇:诗记汶川》(作家出版社)的出版,让人们重新对诗歌、尤其是诗歌的公共性做出重新认识。
记者了解到,不少评论家对商泽军近年来的
诗歌创作比较关注,他们特别提到,商泽军的长诗《奥运中国》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为主线,将世界历史与中国现实凝结在一起,回顾了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由接触、融入到发展为主办国的漫长经历,写出了中华民族由衰弱走向强盛的历史变迁,以及从中体现的坚韧、奋进的民族精神,既突出显现了奥运会所包含的中国元素,也写出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融合。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陈建功表示,《奥运中国》以昂扬奋发的基调,丰沛的激情显示了诗人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胸怀,对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热切期盼之情。商泽军用自己的创作,显示了一位诗人力争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从屈原的《离骚》开始,政治抒情诗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抗战时期艾青、田间的诗歌,上世纪50年代贺敬之等人的诗歌都可归为政治抒情诗。但此后几十年,政治抒情诗渐渐从读者视野中淡出。商泽军的政治抒情诗,让读者重新关注诗歌创作中这一不可或缺的内容。高洪波因此评价商泽军是一位有着大爱之心的诗人:十几年来,在共和国的土地上,每逢有大的历史事件,总会看到商泽军的身影,英雄殉难之时他写出了《孔繁森之歌》,“非典”肆虐之时他写出了《保卫生命》,在地震灾害出现时他写出《国殇:诗记汶川》。现在,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他又写出《奥运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