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
除樊篱
由于历史的多方面原因,我国曾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犹如一道篱笆,把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无情地分开,人为造成城乡差别比较大的二元经济结构。推进城市化,最为关键的就是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拆除户籍樊篱,取消附加在户籍上的不合理的社会功能,推进城乡户籍管理一体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为此,浙江先是在全国率先取消了进城控制指标和“农转非”计划指标,对进城落户人员的待遇享受作了政策规定。在试点的基础上,深化推进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城乡一体、管理有效、流动有序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全面取消县(市)及以下地区的户口迁移限制,仅在2000年到2005年间,全省城镇建成区净迁入人口就达300多万人。
接着,积极保护失地农民正当权益。在土地换社保、提供就业培训、成立“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出台了《关于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征用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通知》等政策文件,50多个县(市、区)政府制定了确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实施方案,全省180万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生活保障。
再次,加快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就业、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三位一体”的大社保体系。近年来,浙江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指导意见》、《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关于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工伤保险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险“五费合征”的意见》、《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全省已有30个县市开展了统筹城乡就业的试点工作,全省8.7%的乡镇和98.7%的街道建立了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机构。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社保费征管和运作机制日趋规范。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实施,已经基本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社会慈善、群众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制度和政策框架。到2006年底,在全国率先全面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到2007年底,全省廉租住房制度将实现“应保尽保”,预计到年底累计将有2.34万户家庭享受廉租住房政策,并将覆盖面全面扩大到低收入家庭。五年新竣工经济适用住房1428.7万平方米,解决了近20万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2007年底,基本实现了全省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
同时,高度重视和解决农民工问题。浙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为省内外大约1300万的农民工创造了就业岗位,如何建立和实施“农民工有其地”、“农民工有其教”、“农民工有其保”、“农民工有其居”及“农民工有其尊”等政策,是关系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更是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2006年,浙江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的若干意见》,提出认真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和工资偏低问题,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搞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做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加强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等,切实消除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歧视性政策,包括户口、身份、工作岗位、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限制,使其尽可能享有与本地居民一样的待遇,取得了较好效果。据《2006年中国农民工满意度报告》显示:有一半以上在浙江的农民工愿意留在这里长期工作生活,与其他农民工主要输入地省份相比,农民工对浙江的满意度相对较高。
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市化的本意是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化是化农民为市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直来是浙江推进城市化的方向和重点。如何解决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山区、海岛的发展,浙江的做法是实行“下山移民,异地致富”,即把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的山区农民,集中搬迁到区位条件比较好的小城镇或居民点,通过发展城市化,提高基础设施的共享性,促进产业集聚和农民致富。到2007上半年,全省共建立下山移民小区1200多个,累计搬迁山区农户8.5万余户、32万多人,并创造了许多鲜活的经验。
如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浙江的做法是实施一系列建设工程,推动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如,实行“乡村康庄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千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等。目前,全省已基本普及农村15年教育,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普遍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制度全面实行,并通过“送文化”与“种文化”使农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目前,全省城市燃气和公交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城镇集中供水覆盖农村人口累计达到1050万人以上。尤其是2003年以来,全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省三分之一的村庄得到全面整治,三分之二村庄的垃圾实行了统一收集处理,建成了一大批全面小康示范村和文明和谐的农村新社区,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如何探索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长效机制,浙江的做法是,一方面,大胆探索转包、反租倒包、土地入股、租赁、转让、土地信托等多种土地使用权流转形式,推动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使传统农民既能从土地流转中获得地租收益,又能从受雇农场主或从事二三产业经营中获得工资收入。一方面,积极引导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架起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桥梁。据调查,2004年,全省有1808家工商企业投资开发农业,投资额达147.8亿元;2005年新增工商资本投资农业120亿元以上;2006年有3460家工商企业投资农业,投资金额达到106亿元。同时,全省还有1.5万家工商企业、1万个城市文明单位与1.2万个村结对共建新农村,2007年资助资金超过10亿元。这些有资金、有能力、有市场的工商企业,创办的农业企业起点高、规模大、辐射带动力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20多年保持全国省区第一,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率达到67%以上,靠的就是统筹城乡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出了一条有浙江特色的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城乡互动,工农并举的发展道路。
抓好三部曲
浙江推进城市化一直十分强调规划的龙头作用,并且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深化和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的规划体系。这几年,浙江以编制城市群规划和县市域总体规划为重点,着力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在全国率先开展新一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工作,承接参与《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长三角规划,积极构建适应浙江特色的城乡协调、有序健康的城镇体系,引导省域城乡空间集约、统筹、和谐和创新发展,把城市群作为全省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通过编制和实施环杭州湾、温台、金衢丽三片城市群规划,初步形成了环杭州湾、温台沿海、浙中地区省域三大主体城市群。率先开展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导向、以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面衔接为重点的市县域总体规划编制,将县市域总体规划作为推进新型城市化、提升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时,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已实现全覆盖,50%以上的行政村编制并实施了村庄规划。完成了全省17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0处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17个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在规划引导下,一批中心城市取得突破性地发展,目前,全省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由原来的1个(杭州)发展到3个(杭州、宁波、温州),50~100万以上人口城市由原来的2个(宁波、温州)发展到6个(绍兴、台州、义乌、湖州、金华、瑞安)。
当然,好的规划要由高起点、高质量的建设来实现。这些年,浙江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主要是全省“井”字型交通主骨架已形成,全省主要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将由目前的4小时向3小时迈进。启动或规划了杭宁城际铁路、杭甬客运铁路专线、杭州东站等一大批区域交通设施建设。至2006年底,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227公里;5个省级高教园区已竣工完成4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浙江图书馆、浙江美术馆、西湖文化广场、杭州、宁波大剧院、台州体育中心等一大批文化设施已投入使用或已基本建成。同时,大力开展城市节能减排工作,2007年,在全国率先出台《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全省累计开工建设2000万平方米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新建建筑已全面实施建筑节能50%的标准,杭州和宁波等大城市已开展新建建筑节能65%的试点,建筑节能对全社会能耗下降的贡献率达到10%以上。并且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了县级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完成列入“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811”计划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全省县城以上城市污水处理总能力将达到580万吨0日,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将达到63%,有20多个市县实现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通过污水处理设施将完成全省化学需氧量削减50%以上的任务。杭州等18个城市全面启动“数字城管”试点工作,使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化程度、综合服务功能和共享化水平明显提高。
高品位的城市是科学管理出来的。“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可以说是建设现代人居城市的真谛。再好的规划、再好的建设,如果离开科学的管理,也会是一团糟。当然,城市管理不仅是旧城改造,清理拆除违章建筑,解决“脏、乱、差”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优化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浙江的做法是:
其一,注重文化内涵。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只有注重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才有生命力。正如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所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浙江不少城市尽力把保护历史风貌、体现人文传统和建设现代化设施结合起来。如,绍兴市在城市建设中突出“江南水乡”特色,在进行环城河道改造时,做好“水”字文章,既把它当作一项水利工程,按照百年一遇的防洪要求进行疏浚、砌坎,又把它当作是一项文化工程,通过西园、百花苑等的建设,努力体现绍兴的历史文化。还有乌镇、西塘、南浔、安昌等镇,注重传承历史文化,打造文化名镇。
其二,建设“生态城市”。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洁净”工程,倡导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整治重点污染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还湖于民,还绿地于民,还湿地于民。如,这几年杭州在建设“生态城市”方面甩出几个大手笔,一是“西湖西进”,把西湖扩大到6.5平方公里,基本达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积。二是恢复建设10多平方公里的西溪湿地,使之成为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同时,从2003年4月起,杭州市把没有围墙、不收门票的完整西湖“还”给了广大市民和游客,成为全国唯一不收门票的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其三,解决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一个城市对市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衣食住行”,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市民对教育、医疗、住房、出行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对此,杭州以建设充满活力的“生活品质之城”为目标,以破解“七难”为抓手,全力打造人居城市。自2002年以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办事难,上学难、清洁杭州、行路难停车难等“七难”,已连续7年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每年都明确工作目标、重点项目、政策举措和考核验收,大大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并连续四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名。
三十年城市化进程,浙江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今后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浙江必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和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