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我跟东莞的渊源,再谈刘元举笔下的东莞。
早在1995年我曾首走东莞,2003-2004连续两年,再访东莞。俗话说,“事不过三”,三走东莞,看来我跟东莞缘分的确不浅,并且结交了不少好友。
记得1995年初访时,仅仅参观了虎门大桥的建设工地和威远炮台的遗址。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在威远炮台思古,在
再说刘元举和他的《客居东莞》。
元举跟东莞的缘分比我更深些。2003年冬天的一周采风,竟使得鸭绿江畔的北方汉子刘元举,千里迢迢,从东北沈阳远赴东南东莞的中国作协创作基地,扎扎实实生活了两年。元举此前写过很多作品,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评论等诸方面均有获奖作品。给我印象较深的是他写过青海的石油人《西部生命》,写过建筑美文《表述空间》,还写过钢琴天才郎朗。他是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评论各种文章都能驾驭并且都获过奖的“多项作家”,他还当过期刊主编,在鲁迅文学院深造过,是一个很成熟的作家。两年的南国生活,元举收集大量写作素材,投入感情,投入心血,终于写就了这部有血有肉有文采见性情的报告文学集。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收获,也是创作基地的收获。
《客居东莞》洋洋洒洒20万言。其中有对客居文化的认知,对城市建设的理性思考,也有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感怀与缅思。现代社会人口的流动颇为频繁,背井离乡、易地工作早已成为社会普遍形态。刘元举对“客居”这种社会形态进行历史渊源追溯和文化意义上的梳理。另外他一直比较关注现代城市建筑与景观设计,他曾在一篇文章中说东莞“我觉得这是一座有性情的城市”,它的性情由红白绿三色组接而成。《英雄纪念园的感怀》一文中,从民族英雄袁崇焕的悲剧人生,谈到深层次的民族性格乃至城市性格。临风祭奠前贤,把剑仰视长天,像旗帜一样飘扬百年千年的,是伟大的英雄气概,敢于担当的烈士雄心。思古抚今,我们需要向古人学习之处多多。
《青春旋律》则关注了东莞打工者群体的生活状况,充满人文关怀和悲悯精神。借助大量深入细致的人物采访,元举以最质朴的原生态的方式呈现出鲜活的打工者群像,饱满动人。在他看来,正是这些客居东莞的“外来妹”们为东莞今日的辉煌成绩作出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在建设这座城市的同时也成就了无数青春故事,重塑了各自的人生。诚如作者所言,每一个人,都是一部书,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内中既有创业者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传奇,也有普通打工妹的平凡质朴的感情经历和真实生活。作者并非单纯猎奇或分享打工妹的感情世界的喜怒哀乐,更多关注了客居者心灵世界的和谐建设。第三部分《银发芬芳》则着重描绘了在东莞生活的老人们。其中有历经坎坷艰辛创业的长者,有安享天伦之乐的画家,教师,退休公务员等定居者。刘元举说“东莞是个适应年轻人创业,老年人安居的城市。尤其在这里生活的外来老人,都能够获取一份安静和舒适”。
好一个性情刘元举,他凭借诗人的机敏和散文家的才情,一下子触摸到了东莞这座城市的脉搏和呼吸,感受到这座城市复杂与丰富的性情。经过元举的深入开掘,在这些客居东莞的外来者身上,他发现了蕴藏其间的超常的生命热情和生活热力。这正是东莞的无限宝藏和能量之源。
活力东莞,性情元举。是东莞找到元举,还是元举觅到东莞?在这种相互寻找中,所蕴含的作家与时代、作家与生活、作家与题材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