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曾不止一次地提到,“最好的文体都是翻译家创造出来的”,“优秀的翻译家都是文体大师”。依照王
“史上最牛译者”并不孤单,在出版界还有一批“史上最牛作家”、“史上最牛出版人”、“史上最牛编辑”……“史上最牛译者”虽然制造了众多重复出版的书,但总归身份是“二道贩子”,危害不算最大,但“最牛作家”、“最牛出版人”和“最牛编辑”这三者,却是出版流水线的最重要的三个环节。一位作家粗制滥造从源头上就坏掉了作品的品质,这样的作品经“最牛编辑”包装再经“最牛出版人”流向市场之后,毁坏的不仅是图书的名声,更会让读者对文学从根本上产生不信任和厌烦心理。近年国民阅读率不断下降,这其中,出版界的“牛们”所做的“贡献”自然不小。
多么希望能将这些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制作者和传播者名字中的“最牛”二字拿掉,换成“最苦”,一字之差,换来的将是大相径庭的结果。比如查良铮,说他是“史上最苦译者”大概没人反对,这位1958年遭受不公正对待的知识分子,带过“反革命”帽子,过着“牛棚”生活,长达20年的时间里生活在冤屈之中,为翻译国外优秀书籍,他放弃了几乎所有的节假日休息时间,即便在摔伤腿期间,都还强忍伤痛工作,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下,他给我们留下了《波尔塔瓦》、《青铜骑士》、《唐璜》、《拜伦抒情诗选》等著名译作。不知道,“史上最牛译者”们想到查良铮的名字时,内心会不会感到羞惭。
“史上最牛作家”同样也很容易找到映衬的对象,比如路遥,这位“史上最苦作家”为了写作百万字的《平凡的世界》,历时十年,呕心沥血,在全书完成的第二年,便因病去世,他被公认是因为积劳成疾、写作累死的一位作家。即便是处在电脑时代的贾平凹,也算是一位“苦作家”,为写《高兴》,他历时三年,五易其稿,直到手指写烂变形。无论路遥还是贾平凹,这些“苦作家”为写作付出的艰辛,是那些每年出版五、六本长篇的写手们所难以想象的。在键盘取代纸笔,在“批量生产”取代“精心创作”之后,文学已经不再是“精神食粮”,而变成了没什么营养的“垃圾快餐”。
出版界的“最牛”们沆瀣一气,将图书市场炒作得热闹异常,但表面的繁荣,遮掩不住图书产品品质日趋下降的真相。和出版界一样,读者中也有很多人在越变越牛了,不过他们的“牛”却是体现在对图书质量的甄别以及对出版界更苛刻的要求上。出版界的“牛”会让这个社会阅读氛围乌烟瘴气,而读者的“牛”恰是驱逐这股不正之风最有力的力量,相信在读者们火眼金睛的注视下,出版界的“史上最牛们”会逐渐被边缘化,直到他们讪讪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