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政持有的股款收据(正面、背面)
三联书店影响了新中国几代知识分子。目前,三联挂有三处招牌:北京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是“三联
谁是三联书店第一位股东?相信多数人马上会答道:“这还用问!三联由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合并而成。生活书店成立于1932年,创办人是邹韬奋、徐伯昕;读书出版社成立于1936年,创办人是李公朴、柳?、艾思奇、黄洛峰;新知书店成立于1935年,创办人是钱俊瑞、姜君辰、薛暮桥、华应申……”
对,十分正确。但我问的不是生活、读书、新知各自原始的股东,而是合并后的“三联书店”首位股东。这就牵涉到其他的问题:三店何时合并?如何合并?三联是否完全由三店合并而成?等等。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带出一段鲜为人知的三联创店史。
三联书店何时成立?
从现有史料看,最早对外启用“三联”名称的,是1945年底重庆。那年10月22日,重庆的生活、读书、新知三店内部公布了一份《生、读、新为合组重庆三联分店告同人书》:“重庆三家分店,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和缜密的商讨,已决定立即联合经营。……重庆三店合作,将作为三联事业进一步团结的基点,将作为全国范围内扩大合作的实验。……名称‘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联合分店’,简称‘重庆三联分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文献史料集》,2004.5,北京三联)。“重庆三联分店”在民生路七十三号原新知门市部开业,并在当地报纸刊登了一则启事。
正如《告同人书》指出的:重庆三联分店不是三家书店全国范围内的合作,更不是合并。事实上它只存在两年,1947年10月停业。(仲秋元《重庆三联书店的战斗历程》,原载1988年出版的《重庆出版纪实》)
1947年11月,三店负责人黄洛峰(读书)、徐伯昕(生活)、沈静芷(新知)陆续由上海转抵香港。1948年全国解放在即,中共中央指示三家书店“加速进行合并工作”,为此8月成立由胡绳、邵荃麟(二人代表中共香港文委)、黄洛峰、徐伯昕、沈静芷组成的五人领导核心,起草制订了三店完整合并方案。
1948年10月18日,三店全体股东在香港皇后大道中54号二楼原生活书店门市部举行大会,选举出“三联”临时管理委员会,正式委员15人,候补委员7人,主席黄洛峰,总经理徐伯昕,副总经理沈静芷,协理万国钧(读书)和薛迪畅(生活)。这次股东大会上最重要的是通过一份《新中国文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增资缘起及简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文献史料集》),正式宣告三店完成合并,组成一家全新公司:
“为了迎接新的开始,为了在新中国文化事业中做新的贡献,我们集中三店的人力和资力,完成了三店的合并工作,组成新中国文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今后,拟于三年内,在全国各大城市至少增设分支店40处,在各大城市增设具有相当规模的铸字所、印刷厂若干所。出版方面,以编印各级学校教科用书及参考书为主。已在编印中的大众百科小丛书拟印行至五百种,各种字典、辞典、手册、地图、挂图,亦已分别开始编印,同时希望集中全国作家的力量,编行文艺、科学、教育、妇女等各方面的,高、中、初各级指导学习的,以及学术的各种定期刊物。此外正筹备建立造纸厂,监制仪器文具和电播教育事业。
我们深信,一切事业的成功,只有依靠广大人士的支持与协助,也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事业,方能存在和发展。因此,我们公开征募股份,竭诚欢迎社会人士和我们合作,期为新中国文化事业而尽绵薄的努力。”
据此,三联书店正式成立的日子应是上述股东大会举行并通过了《增资缘起及简章》的1948年10月18日,地点在香港。
一个星期后,10月26日星期二,据沈静芷回忆,是书店的休假日,当晚在上址又举行三店在港全体员工联欢晚会,共有四十多人参加。胡绳、邵荃麟、黄洛峰、徐伯昕等人临场题词并讲话,会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这一天,后来被官方追认为三联书店正式诞生的日子。
合并后的新公司是否称三联书店?
否。
今天,几乎所有关于三联店史的文字,都忽略了“新中国文化企业公司”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尽管这段历史很短,前后大概只有十个月时间。
从上引《增资缘起及简章》中,大家已知道:1948年10月18日生活、读书、新知三家书店正式合并时,启用的新公司名称是“新中国文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中国文化企业公司”(见该《招股简章》第一条)。事实上,即使当时合并所在地――香港皇后大道中54号二楼――门市部新挂出的招牌,也不称“三联”,而是“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香港联合发行所”。据当年直接参与三店合并工作、后来成为香港三联书店负责人的蓝真先生回忆:“10月26日合并,港店定名为‘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香港联合发行所’,在骑楼向街处挂起黑底白字的大招牌。‘三联书店香港分店’是后来改的。”(蓝真《港店纪事》,原载香港《明报月刊》2001年8月号)
为配合“新中国文化企业公司”的诞生,临时管委会决定:凡在华北解放区开设的所有新店,一律命名为“新中国书局”。第一家“新中国书局”于1948年12月在石家庄开业。1949年3月11日,临时管委会从香港迁到北平,在王府井大街东安市场对面一个原先卖绸缎的店铺开设北平分店(也是管委会办公所在地),对外挂出的新招牌也是“新中国书局”(陈原《三联纪实》,原载1998年9月《联谊通讯》64期)。
1949年6月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印发了一份《全国出版事业概况》,其附件四是“新中国书局简史”:“新中国书局系由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三店合并组成。……1948年10月18日,生活、读书、新知三店于香港完成彻底合并(笔者注:瞧,当年中共官方文件上也是说合并日为10月18日,不明后来为何都改称为10月26日了),并推举黄洛峰为临时管理委员会主席,徐伯昕为总经理,沈静芷为副总经理,万国钧为协理,并改称为新中国书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1949年辑)
在“新中国书局”成立之前的两年国共内战期间,为避免国民党当局干扰,在大连、沈阳、哈尔宾、济南等东北和山东解放区,曾另外启用“光华书店”名义开展业务。
那么,“三联书店”这个名称是何时才正式对外公开的呢?
1949年7月18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三联书店今后工作方针的指示》,要求各地书店“统一名称,具体办法由该书店总店通知各分店”。(《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1949年辑)根据这一指示,1949年8月15日,生活、读书、新知三家书店在全国各大报纸刊登了一则“为统一店名敬告全国读者/同业书”:
“一九四八年底,为了能进一步为人民民主文化服务,三店就彻底合并为三联书店,但为了避免反动派对留在国统区的我店人员加以迫害,除在东北及山东仍称光华书店外,在华北各地暂称新中国书局。
由于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即将全部解放,过去以光华书店及新中国书局名义分散经营的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因此,把我们的业务重新加以部署,并将店名加以统一,自八月十五日起,恢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名义,重新以本来的面目和读者见面。”
据此,“三联书店”名称是1949年8月15日之后才正式对外公开启用的。
三联书店资产是否全部由生、读、新三店合并而成?
亦否。
1948年10月18日,新中国文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招股简章》第五条写道:“本公司股份总额,定为港币五百万元,分为甲乙种股,甲种股(一般股)一万五千股,每股港币二百五十元;乙种股(读者股)五万股,每股港币二十五元。”第十三条写道:“本公司股份已由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全部资产并足甲种股八千股,计港币贰百万元。余额公开招募。”即是说,合并后新公司总资产为港币500万元,生活、读书、新知三家书店原先资产折价200万元,占40%,其余300万元向社会公开招募。
1949年2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北平出版事业致彭真、叶剑英、赵振声的电文中提道:“新中国书店(局)现在事实上是国家与私人合营,将来可能仍保持此种方式。具体决定,须待黄洛峰来后再定。我们对此书店态度,须积极加以帮助与领导,望在没收的书店门市部中拨一个给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文献史料集》)
1949年7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三联书店今后工作方针的指示》中也要求:“党应经过政府给予三联书店以贷款等必要与可能的帮助,同时,三联书店仍应进行私人募股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1949年辑)
1949年10月8日,邵公文在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第八次大会上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工作报告》时指出:“至于由三店合并成为三联书店以后,究竟国家资本占多少?私人资本占多少?一直到今天还没有详细计算过。大约的估计是:国家资本占80%,私人资本占20%。”(原载1949年10月8日新华书店总管理处编印《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专辑》)
从上面引述的历史档案资料,可以基本勾勒出一个轮廓:合并后的三联书店经历了三个资本结构的变迁阶段。
第一阶段,1948年10月在香港成立新中国文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时,纯为私人股本性质,其中生活、读书、新知三店旧资产折价200万港币占40%股份,其余60%股本向社会公开招募。此时的管理体制“依照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之规定组织之”(见《招股简章》第一条),由股东大会推举管理委员会(即董事会),管理委员会再委任总经理、副总经理及协理全权负责经营工作;
第二阶段,随着北平解放,1949年3月临时管理委员会从香港迁往北平。新政府将没收来的一些店铺、资产注入到三联,或透过政府贷款形式注资到三联,逐渐形成“公私合营”局面。虽然迟至1949年7月中共中央还要求三联书店“仍应进行私人募股的工作”,但形势比人强,此时“公股”比例逐日增大(过程和细节无从查考),以致三个月后据邵公文“大约的估计”,国家资本已经占到80%了;
第三阶段,“公私合营”局面也维持得不太久,1950年7月21日,由香港股东大会推举产生的临时管理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第八次也是最后一次会议,做出了一项重要决议:“原由股东代表会产生的临时管理委员会已无存在的必要,今后三联书店业务归出版总署领导。”(《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文献史料集》)当天,接受了总经理徐伯昕、副总经理沈静芷、协理万国钧和薛迪畅的请辞,同时选出邵公文为新的总经理。至此,三联书店结束作为私人股本的历史,变成一家百分百国家控制的公司。
60年前一个青年路经香港买了一股
1949年1月中旬,国泰航空公司首架启用的民航客机Betsy号徐徐降落在香港启德机场。机舱内走出一位华人青年,年约25岁,双目炯炯有神。他手里紧紧抓着一个公文袋,袋里是一堆厚厚的剪报,那是他过往三年来在菲律宾华文报纸上发表过的诗歌、散文、政论,愤世嫉俗亦向往光明。他此行的目的地是中国大陆,短暂停留香港期间,希望找一家出版社,把这些作品汇集成一本小书,算是献给新中国的一份见面礼吧。
第二天,青年带着剪报找到港岛干诺道《华商报》(广东《南方日报》前身)社址。他在菲律宾时结交了一位文坛朋友杜埃,此时担任《华商报》的主编。杜埃热情接待了青年人。“他知道我带来了那些作品的剪报,便主动抽空带我去见司马文森先生。当时司马在香港文化界是颇有声望的一位长者。我放下稿件,惶恐地等着回音。”青年后来回忆说。
一星期后,青年再去拜访杜埃。杜埃语气有些婉转地说:“现在国内解放战争发展得很快,形势逼人,我看出书的事能不能暂时搁一搁?”青年听出点话中话,有些失望,但随即也认同了朋友的劝说。的确,那个时刻在香港,每天从北方都传来激动人心的消息,新中国的曙光已历历在目,此时才专意去出一本个人文艺作品集,似乎是有些不合时宜。
年长十岁的杜埃也善解青年人心意,末了特意补充一句:“你放心,过两天我会去把你的那包宝贝稿件要回来的。”
几天后,1949年1月24日星期一早上,青年如约再到《华商报》取回稿件。杜埃远远望见他就大声喊:“来得正是时候!这里有家新中国文化企业公司正在募股。你身上不是带点钱准备印本书吗?不如就先拿这点钱去认一股吧!”青年根本不知道这家新公司什么来头,不过听到“新中国”三个字倍感亲切,直觉上认定它是做着某种神圣事业的。既然出书不成,听朋友建议去认一股,也算是为新中国贡献绵薄之力吧!
杜埃引着青年人穿过热闹街市,来到皇后大道中一座唐楼下面,一起登上吱吱呀呀老式木楼梯,在二楼靠近窗口的办公桌前,青年从口袋里摸出港币二百五十元,即场认购了一股,取回一张收据。
几个月后,青年登上一艘开往厦门的货轮,从此离开香港,投身到新中国建设的洪流中去了。此别五十多年,青年几乎忘记了曾经发生在香港的这幕小小插曲。
歪打正着成为三联书店第一位股东
2003年5月是王尚政先生七十九实岁生日,按传统叫八十大寿。这天,王家老少聚集在香港康景花园老人家的住所,为他祝寿。闲聊间,小儿子忽然问起父亲何来一张香港联合出版集团的金卡,可以享受商务、三联、中华购书八折的优惠?王尚政一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猛的忆起好像有张什么收据的,或许跟它有点瓜葛吧。边上王太太记性好,疾步走入房内,从床底下抽屉内最里层翻找出一张黄皱皱的、右边已缺了个口的股款收据来,摊在灯光下让大家一起细看:
1948年10月26日三联成立晚会全体合照
(正面)
新中国文化企业公司股款收据No.0001
兹收到王尚政先生交下户名甲种股份壹股,每股港币二百五十元,共计港币贰佰伍拾元整。特先掣给股款收据,待正式股票印就后通知换发。此据。
新中国文化企业公司(签名及盖章:徐伯昕、黄洛峰、沈静芷)
经手人(签名及盖章:万国钧)
中华民国叁拾捌年壹月贰拾肆日
(背面)
一、股款征收,暂以黄金为本位,甲种股每股港币二百五十元,折合黄金一市两,待将来新币制确定后,再以黄金按照当时市价折□□币□资本。
二、本公司原有固定资产港币二百五十万元,□部账册,正在清理中。一俟结算完毕,当委托会计师□核证明,于第一届股东大会时正式报告。
王尚政的几个儿子媳妇虽然都读过点书,对这家“新中国文化企业公司”却也个个茫然,唯一感兴趣的,倒是那十分独特的0001编号!忽然,小儿子发现收据的四个签名――仿佛是徐伯昕、黄洛峰、沈静芷、万国钧――非常眼熟,便要求影印了一份,带回去考证。第二天,儿子兴奋而肯定的打电话给王尚政:这家“新中国文化企业公司”绝对就是三联书店无疑!
从此,这张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股款收据,才得到人们对它应有的一点留意。
根据收据上的说明,当时股票尚来不及印出来,所以“特先掣给股款收据,待正式股票印就后通知换发”。“换发”二字确认了这张收据的特殊身份:这是生活、读书、新知三家书店于1948年10月18日正式合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后、根据股东大会通过的《招股简章》所发出的第一张合法股权证明文件。
也许有人会说:生活、读书、新知三家书店仍拥有新公司甲种股八千股,它们总该先于王尚政成为股东的吧!若从历史渊源看,没人会否认这一说法。不过,生活、读书、新知三家书店自三十年代中期创办以来,一直实行的是合作社的模式(生活书店的正式名称即“生活出版合作社”),合作社性质是:职员、读者自愿加入也自愿退出,而抗战前和抗战后社员变动情况更是非常之大,导致三书店实际股权历来未曾认真清理和确认过。为此,1950年12月1日,三联书店股份整理委员会在全国各大报纸刊登了两则启事:《为生活出版合作社(生活书店)在1945年前之股权全部捐赠韬奋图书馆公告全体社员启事》及《为征集登记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私人股权启事》,后者曰:“对股份方面未曾做一彻底之整理与交代。……兹为整理私人股权,并便于联系起见,特刊登全国各大行政区主要报纸。凡持有两单位之股票、临时收据及相当证明文件者,或收据文件均已遗失但能详述当时入股情况、介绍人、股额、日期、收据号码及人证等情形者,请一律于1951年1月31日以前投函北京西总布胡同29号三联书店总管理处转本会登记,以凭核对整理。”(原载1950年12月1日《人民日报》)这是至今为止我所见到的关于征集生活、读书、新知三书店旧股东的最早官方文件。既然迟至1950年底才开始征集登记旧股东数据,绝不可能在两年前即1948年当新公司刚合并成立时,便发行股票或证明给予相关的人员。这或许可以作为一个旁证,进一步说明王尚政乃三联书店的第一位股东。
当然,说王尚政是三联书店第一位股东,也确实有数字上的一个巧合。本文无意沽名钓誉,只是想表达对这位今年已八十五岁的老人家一种崇敬之情。遥想当年,一个血气方刚、追求光明的海外青年,单凭“新中国”三个字,便毅然买下了这第一股;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从未去查核过这一股的来龙与去脉,更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这桩往事。对他来说,这是他当年决意献身新中国的最原始证明,这点比什么都来得意义重大。今天,当老人家知道,他六十年前无意中捐助的――对,一点没错,王尚政一直认为那次行为乃是一种捐助――“新中国文化企业公司”不仅依然存在,并且超乎想象的发扬光大,影响了几代新中国知识分子,你说,老人家能不开怀一笑、吐气扬眉吗?
2008年王尚政80高龄摄于厦门
附:王尚政先生简介
王尚政(原名王尚华)1924年出生于菲律宾,三岁随父亲回祖籍福建晋江居住并读书至初中。芦沟桥事变后逃难返回马尼拉。十七岁开始在菲地华文报纸发表政论、诗歌、散文,愤世嫉俗亦向往光明。1949年只身经香港抵厦门,投身于新中国建设,任职厦门团市委和厦门文联。1979年移居香港后,创作激情勃发,先后在香港和内地出版了十三本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作品集,包括《情海波涛》(1982)、《闲云集》(1990)、《女儿梦》(1991)、《绿窗随笔》(1992)、《逝水余波》(1994)、《也曾走过灵山一段路》(2001)及《王尚政作品选》(2006)。其文笔特色,刚劲凝重,尖锐而不失厚道;其抒情之作,则又极尽柔婉清丽,荡气回肠,而不失原则。1991年不幸中风,2001年再确诊为肾衰竭。目前每周靠两次人工洗肾维持生命。曾任福建省政协3-7届委员、福建省作协理事。现为中国作协会员、香港作联会员、香港散文诗学会荣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