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深圳大道》大手笔演义“酣畅的时代传奇”

2008-11-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记者舒晋瑜 我有话说
本报讯 “《深圳大道》在宏阔的时代历史背景下,展示了深圳特区从风生水起到波澜壮阔的腾飞的进程,真实再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嬗变。这是一部洋溢着生活激情的作品,一部有生活真感受和思考新高度的作品,一部在小说叙事上,有追求,也有突破的力作。它为我们所关注的有关改革开放题材的创作,提供了成
功的经验。”近日,在《深圳大道》作品研讨会上,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陈建功高度评价了这部全景式反映30年来深圳改革风云历程的长篇小说。

《深圳大道》是张友高在深生活十几年来的情感总结之作,跟普通的叙事小说不同,作者一反传统小说的写法,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反小说”技法,直面当今社会现实,叩问历史命运。雷达高度肯定了张友高的勇气,他表示,对于任何作家而言,想要描写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风风雨雨都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创作者必须要有大气魄,写作难度极大。”陈建功和雷达同时认为,正是因为作者张友高有着丰厚的生活经历,既当过国家干部也从事过记者、编审等工作,所以才能写出如此“大手笔”的作品,因而使《深圳大道》成为深圳改革开放30年社会政治生活史、精神变迁史和社会发展史。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称之为“酣畅的时代传奇”,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张效民认为该书“为改革开放立传,为深圳特区画魂”,具备了史诗性作品的艺术特征。北京强视影视、中电传媒等公司与作者达成改编拍摄影视作品的意向。曾拍摄过《大决战》等名作的著名导演韦廉从影视改编的角度,表达了通过荧屏再现改革前沿风云的热切愿望。

关于作品提出的“反小说”文体,评论家们表示了不同意见。陈建功认为,张友高采取了纪实与虚构交织的叙事,大大增强了这部作品的思想与社会容量。他真实记录了发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政治决策过程,而具体到人物则以虚构增强了传奇性和可读性,或许就是冠以“反小说体”的原因,“坦率地说,我唯一的意见是关于‘反小说’的包装,因为纪实与虚构的交融及手法古已有之,从雨果的《九三年》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都采用反小说,重点标识有一点包装过度之嫌。瑕不掩瑜,纪实与虚构的交融,应该是这部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文艺报》副总编辑张陵说,《深圳大道》读起来有一种“混乱的美感”。而产生这种美感的原因就是因为深圳作家“焦灼”的创作心态。“经过30年的发展,深圳的经济实现了腾飞,反映在文化上,深圳人强烈地渴求表达。深圳作家正在急切地寻找自己独一无二的表述方式。反小说,正是深圳人的有益尝试之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