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三十年民族教育创新的硕果

2008-11-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明海 我有话说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华大地掀起科教兴国的热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上求索,取得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这场教育改革与发展运动从20世纪末期开始,它以拨乱反正为突破口,以恢复高考为改革的先声,以出国留学为开放的前奏,以尊师重教为百废待举中的重大举措,经历了30年大
跨越、大变革、大发展的历史征程。恩格斯在谈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曾经说过,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我们也可以说,1978-2008,是中国教育史诗般的岁月,史诗般岁月需要并且必将铸就史诗般的教育巨作。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重大历史事件》《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重大理论成果》三部著作就是如此,读之,宛如欣赏一部气势恢宏的教育史诗。这部史诗以教育优先发展的中国经验为主,紧扣时代脉搏,以国际国内广阔的历史时空为背景,多层次、全方位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人民改革和发展教育气壮山河的魄力、艰苦求索的历程、波澜壮阔的场面以及科学合理的经验。鲁迅先生说:“以过去和现在铁一般事实来测将来,洞若观火!”这部史诗不仅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道路上具有奠基石和里程碑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指示未来方向的价值。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少数民族人口有1亿多,民族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以及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之置于教育优先发展国家战略规划重中之重的地位,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和特殊政策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也是前所未有、有目共睹的。我们高兴地看到,三部著作很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研究,以多种形式展现了民族教育创新的硕果。

第一,采用专章形式论述中国民族教育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在《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重大历史事件》一书中,“西藏班:民族教育创新的硕果”全章以西藏班为例来说明民族教育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内地开办西藏班(校),招收以藏族学生为主体的西藏学生,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发展西藏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快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教育援藏为民族学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今,西藏班已蔚然成风,成为发展民族教育宝贵的、可资借鉴的实践模式。

第二,三部著作更多的是将民族教育内容穿插在其他章节中进行论述,能够用民族教育资料说明教育共性问题的地方,尽量采用民族教育资料。如民族地区两基攻坚成果在《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一书中集中体现于第三章“奠基中国的全民教育”、第七章“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取向”,在《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重大历史事件》一书中集中体现于“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希望工程:社会力量捐资助学的创举”“坚持不懈扫盲,成就举世瞩目”等章节中。这些内容都是发展民族教育的重大举措,反映了根据国情办教育,在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实施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战略,是中国特色全民教育发展之路的具体体现。

第三,三部著作中与民族教育有关的照片资料多达70幅,穿插于多个章节中。在《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一书第二章“教育体制改革的战略抉择”中第一幅照片就是1992年初邓小平在深圳中国民族文化村参观的照片。第三章“奠基中国的全民教育”中民族地区教育的照片就有22张,第九章“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新征途”有胡锦涛在中南海接见地震灾区儿童并且和他们亲切交谈的照片。这些照片真实、生动,极具史料价值和象征意义,从各个角度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对民族事业尤其民族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以及我国民族教育事业所取得的多方面成就。作为提升全体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突破口的民族教育,为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仅如此,三部著作还高瞻远瞩地指明了新时期民族教育发展的方向。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援藏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适度扩大西藏班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重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扩大内地普通高校招收西藏班学生的规模。2007年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贾庆林在全国内地西藏班办学和教育援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继续把办好内地西藏班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

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亮点如满天星斗,各种教育史料也浩若烟海,三部著作能够浓墨重彩精心书写30年民族教育的硕果,在综合性教育史书中可谓难能可贵、匠心独运。愿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读到《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这三部著作,愿其中的经验与思想能给更多的人思考和启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