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郑彦英“毛边散文”真切鲜活情趣盎然

2008-12-3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记者舒晋瑜 我有话说
本报讯 在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河南省文联、河南省作协近日于京联合召开的郑彦英散文集《风行水上》研讨会上,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建功高度评价这部由中国作协重点扶持的作品,称之为见真阅历真情感真性格真学问的散文集。

“这部散文集的成功,首先得力于郑彦英丰厚的生活阅

历,得力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新鲜事物不竭的热情,也得力于他‘其学无所不窥’的境界追寻。”陈建功说,郑彦英的笔下,所有遭际、阅历、见闻,平实、真切,凝重、辽远,真正呈现了大家气象。其次,这部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美学意识,显现了作家深厚的文艺理论修养以及对创作规律的深刻体察。

与会评论家认为,《风行水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散文中的“无营”理念,像未曾切割的毛边书一般,保留了生活的本真面目,故称之为“毛边散文”。全书的主调虽不外乎乡土叙事,但各篇涉及动物,植物,环保,人物,亲友,怀旧,器物,民俗,纪游等等方面,题材广泛,笔墨自由,情趣盎然。由于忠实于生活本身,不掩饰什么,显得有声有色,极富戏剧化。评论家雷达说:“我感到此书有一种对散文来说不常见的吸引人的魅力:一是追求作品表现生命原生态的丰富性和粗粝感,尽可能保持记忆和感觉的新鲜,不把一些毛茸茸的东西打磨掉,现场感,质感,生命的鲜活感尤为突出;另一方面,作家尽可能保持主体当时当地的真实感觉,强化真实性和感染力。”雷达认为,这不是那种靠知识来补充,或者把书本上恶补来的东西填充到散文里以显示“文化”厚重感的写法,作者更多依靠的是他的直觉,个人经验,生命体验,是记忆中闪亮而难忘的东西。作者甚至比较排斥知识性的介入,生怕破坏了生命原色的鲜亮。这就使其散文少了些“学术味”,多了些“身体味”,但这种写法也许更能保持散文的原创性。

郑彦英涉猎过多种文学样式的写作,评论家认为作者调动了他作为小说家的一些写作技巧到散文上,比如讲究叙事的“故事性”,悬念,动作性细节,掌握叙事节奏,让文本好看,诱人。郑彦英坦言:“哪种方式更能传达生命个体对世界的感觉,我就用哪种方式,也许不经意间忽略了散文写作的规范,却完整地记录下生命的原生态感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