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干净的品格
作为评委,我连续四年参加了文津图书奖的评审工作。对于国家图书馆设立的这个奖,我怀有深深的敬意,以当它的评委为荣。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奖有两个我喜欢的
文津图书奖是纯粹的。它是谦卑的,不能也不想让自己成为政绩的筹码。它又是廉洁的,不能也不想用自己谋取经济的利益。当然,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主办单位的性质决定的,国家图书馆既非权力机构,亦非经济组织,而是公益性的文化设施,其职能是向公众提供图书阅读方面的服务。因此,以图书为本位,看重图书本身的品质,也就成了文津图书奖的理所当然的选择,它心目中要为的对象,是那些到图书馆来寻求精神食粮的普通读者,要向他们推荐真正值得一读的好书。这样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国家图书馆应有的独立立场。
文津图书奖是干净的。现在的许多评奖,一到评审时节,幕后活动热闹非凡,暗箱操作高深莫测。文津图书奖没有这些现象,基本上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国家图书馆的态度非常明确,为了防止对评审过程和结果的干扰,这个奖决不接受任何赞助。像走后门、拉选票这类勾当,即使有谁想搞,也几乎无从下手。我本人感到,这个奖的确非常安静,没有人因为我是评委而找上门来。事实上,所有获奖者几乎都是在得到通知时才知道自己获奖了,并且有一个共同感觉,就是觉得很突然、很意外。是啊,没有申请,更没有公关,怎么就得了这么一个由国家图书馆颁发的层次相当高的奖?和那种费尽心机弄到的奖相比,这个礼物多么可爱,这样得奖的感觉多么美妙!每当看见获奖者脸上的惊喜,我心中不禁生出小小的得意和莫大的满足。
国家图书馆设立文津图书奖的目的是向公众推荐好书,因此,在选择参评图书时,必须考虑可读性和普及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忽略了思想性。在评审时,评委们十分重视那些由严肃学者所写的关注重大现实问题的著作,以此表达我们的一种立场。我在四届中负责写推荐语的图书先后是王军的《城记》、陈丹青的《退步集》、杨东平的《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和现实》、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这四本书,所针砭的皆是当今最严重的时弊,包括历史建筑的破坏、“行政文化”的泛滥、教育公平的缺失、信仰的空白,获奖图书的思想分量由此可窥一斑。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奖项,文津图书奖尚有诸多不足,有待于改进。不过,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随着它的逐步成熟和扩大影响,一定仍要保持纯粹、干净的品格,让公众读到真正的好书,让每一个获奖者有理由为获得这个奖项而自豪。这是我对文津图书奖的最大期望。
周国平
平静而严肃的警告
――《崩溃》推荐语
本届文津奖评选过程中,《崩溃》列10部获奖图书之第一名次,是评委们经过两轮投票一次举手表决的结果。评委们对于这一结果感到满意。
我读此书时,对作者贾雷德・戴蒙德心怀虔诚敬意。这不仅是因为作者作为一位美国当代人类社会文明的研究者和思想家所获得诸多荣誉,更是因为被他写此书的不浮不躁的态度所感动。
《崩溃》是一部关于世界环保问题的书。
世界环保问题已成为与人类未来命运息息相关的问题。严峻的问题往往会使发表看法的人情绪激动。但依我想来,作者写此书时,那心情似乎更像一位教士在拉动连接教堂大钟的绳索;也像中国的僧人们在一下下用悬木推敲寺钟。
有信仰的人面对危机大抵是不动声色的。
由他们所敲响的警世钟声却是震聋发聩的。
作者在本书中传达的信仰那就是――人类满足自己生存的种种需要并非罪过;但一味追求和攀比奢侈的享受,却注定等于走向灭亡……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梁晓声
平中见奇――用讲座结晶的大学问
――读《中国文化十一讲》
无论谁读这本书,都会觉得耳目一新,不同凡响。
十一讲,都是围绕中国文化与哲学最核心的问题展开的,但体系架构不俗,观点也多在我们熟知的套路之外。作者讲中国人的宇宙发生论,直接用楚墓简帛上的原文“太一生水”,挑战哲学史上的说法,其互动的宇宙生成论前所未见,其辩证思想既深刻又独特,与圣经、与希腊和印度这些古老民族认识万物起源迥然不同。像这样耀眼的思想亮片书中俯拾皆是。作者对中国哲学体系的整体把握和梳理充满了新意,它使传统文化的逻辑理路更接近事实。
庞朴先生诸多研究成果都曾在国内外引起波澜。读这本书感叹先生“廊庑之广与堂奥之深”,并不是他比别人多一些奇情异想和渊博学识,而在于他比一般人更执著于用一手资料研究和治学。他的创新,不是抱残守缺能做到的,只有科学的精神加上自由高贵的心灵才有可能做得到。
――高级记者、《新天地》杂志社社长 夏欣
感谢、钦佩和希望
――评《没有我们的世界》
美国新闻记者艾伦・韦斯曼《没有我们的世界》,“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实验,是极富想象力写作的伟大创举”(比尔・麦克吉本)。
韦斯曼以全新的视角探讨了人类对地球的影响。他设想人类从地球上突然消失后,人类留下的痕迹将逐渐消灭,地球也将慢慢恢复元气,然而库存的数以千吨计的核原料将继续释放出有害的辐射,数十亿只塑料袋仍将像风滚草一样在地球上飘荡。人类在地球上建造了文明大厦,同时也使这个星球千疮百孔。总的说来,没有人类,也许地球会更好。
我们钦佩韦斯曼,为写这本书,几年中,他跑了世界上几十个国家,采访了上百位科学家,在书末的参考文献中列出了87部科学著作和237篇科学论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使他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测人类消失后的地球所发生的变化,而其结论颇具科学性和可信性。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思考韦斯曼的警语,反省我们过去的作为,运筹我们的前途,我们和我们的世界就有希望。
――中国科技馆研究员 王渝生
古老儒家帝国的现代性蜕变
――读《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是一部大书,八十万言,跨越四百年历史。此书自1970年在美国出版以来,销行世界多国,达数十万册,欧美学界对它的评价之高,异乎寻常,说它是“公认的中国近代史的经典之作”。
我想用我的眼光来鉴定它。感受是,它明彻,通透,底蕴深厚,有一种清晰而深刻的风格,其赏心悦目不亚于黄仁宇。
首先,在徐中约笔下,近代史是主动史而非被动史。也就是说,它不像许多教科书所描绘的,只是一部任人侮辱,宰割,蹂躏的血泪历史,而是努力回到历史现场,发现并突出我们许多历史人物曾经作出的积极回应和悲壮的失利。肯定这种主动性在现代转型中的作用。徐中约强调说: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此书的客观性,广涵性,折中性,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让史实说话,不轻下结论,是它的又一特点。在我看来,它吸引我的还有一个长处是,作者能对一系列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动机,展开一种机智的、暗含幽默感的、富于独到见地的陈述甚至于刻画。――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
一代学人的精神个案
――读《我的精神自传》
有人说,钱理群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钱理群”三个字已经成为精神内涵比较丰富的某种意象。的确,钱理群启蒙的姿态,思想的力度,实践的勇气,人格的魅力,使他不但成为青年心中的精神偶像,也成为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象征。他对于知识分子问题和教育问题的反思和实践,其思想深度和现实影响力,在学术界都罕有比肩者。这部《我的精神自传》是他平生思想的一次集结和激荡,字里行间跃动着智慧的鳞爪,温暖而鲜活。
这本书最能给人震撼和启迪的地方,是钱理群对自己的缺陷、错误和迷惑所进行的反思,他想要“把自己赤裸裸地暴露给读者”。这部精神自传,其实就是他用那双赤子的纯真之眼,对自己内心世界挣扎与裂隙的审视和发现。他在追慕王瑶这一代学者“学贯古今中西”的学养和通脱峻急的魏晋遗风时,由衷感慨自己在知识结构和精神层面上存在着无法弥补的缺陷,对中国传统和西方新知始终是隔膜的。
作为将毕生心血倾注于学术和文学中的学者,此中的哀痛和无奈何其深沉。这种痛苦直接渗透到他的学术之中。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罗钢
人生边上的智慧
――《走到人生边上》推荐语
杨绛96岁开始讨论哲学。走到人生边上,她要想明白留在身后的是什么,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么。这便是本书的两大主题: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
关于人生的价值,杨先生的结论是:天地生人的目的决不是人所创造的文明,而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本身,人生的价值就在于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使自己趋于完善。用这个标准衡量,杨先生对人类的进步提出了质疑,文明是大大发展了,但人之为万物之灵的“灵”的方面却无甚进步。尤使她痛心的是:“当今之世,人性中的灵性良心,迷蒙在烟雨云雾间。”这位96岁的老人依然心明眼亮,对这个时代偏离神明指引的种种现象看得一清二楚:上帝已不在其位,财神爷当道,人世间只成了争权夺利、争名夺位的战场,穷人、富人有各自操不完的心,都陷在苦恼之中。
如果说人生的价值在于锻炼灵魂,那么,倘若人死之后,灵魂也随肉体一同死亡,锻炼灵魂的价值又何在?循着这个思路,关于灵魂去向的讨论,杨先生的结论是:“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我无法不惊异于杨先生的敏锐,这位96岁的老人实在比绝大多数比她年轻的人更年轻,心智更活泼,精神更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周国平
城市是有灵魂的
――评《营国匠意》
时下城市建设中,“标志性工程”、“地标性建筑”常常被一些官员们看作是城市形象的代表而列为政绩工程的重点,城市建设规划也一味追求“现代”与“时尚”。不过,城市虽然高楼林立,建筑千奇百怪,但总难逃“暴发户”、“没文化”、“平庸粗鄙”之类的批评。
其实,城市不是钢铁、水泥、玻璃的堆砌,也不是建筑、街道、汽车、公共设施的集合,它是有灵魂的,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城市的灵魂是什么?城市的生命如何延续?《营国匠意》全部内容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这是一部关于北京城市历史的书。其“营国篇”详细介绍了北京城市建设的地理因素、历史沿革,其中“明清北京城规划建设的特色”、“故宫规划建设的艺术成就”能够让您更充分地领略北京的韵味与故宫之美;其“溯源篇”则重点介绍了古都北京规划建设的“匠意”之所在。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是:北京城并不仅仅是一个人群聚居之地,作为一个都城,她是经过仔细规划的,而规划的指导思想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北京城完全是在中国人独有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指导下,又按照封建社会的礼制秩序规划建设而成的,它是东方宇宙观在都城规划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本书留给了人们一些思考:现代城市建设,应该如何规划?北京城,包括其他一切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如何能够在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而又能够延续文脉、保持城市特色?古都风貌的保护,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够仅仅靠保留下一、两条古街、若干古院落吗?
――国家图书馆馆长、教授 詹福瑞
漆黑的天幕上,群星璀璨
――读《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
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的《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是一本原创优秀科普作品。不仅书名别具新意,写法也不同于一般的天文学通俗著作,它不是罗列天文知识,局限在讲述星星本身,而是将几千年来人类对宇宙的不断探索和思考,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包括社会、艺术、科学、宗教联系起来,融天文与人文于一体,突现了天文学发展的曲折历程,又将许多天文知识渗透其中,使读者在愉悦的阅读过程中获得天文学的知识,这是极具创意的。这种写法足以显示作者治学的功力,作者不仅通晓天文学,而且对世界史、艺术史、宗教史、文学史都有很高的造诣,方能纵横捭阖,令人回味无穷。
这部科学与人文联姻的作品,是作者在30多年科普创作基础上的成功探索和尝试,在国内原创科普著作中尤为珍贵。作者自己曾说,本书从大的分类上可以看作是科普著作,但他更愿意把他放在“科学文化图书”类别中,因为这本书除了科学知识,谈得更多的是文化,这与他以前创作的科普书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他更希望读者翻看这本书,或许出于对文化或者历史的兴趣,还有可能是由于宗教的吸引。
――科学时报主任记者 杨虚杰
一堂好课
――读《丧家狗――我读论语》
读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如同又回到了北大的课堂。考据严谨,思维开放,学风民主,观点犀利,语言诙谐,真是一堂好课。
面对《论语》这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李零站立着阅读,有了属于他,同时也被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认同的感悟。书的《自序》和三章总结,将厚重的《论语》读薄了,是读此书之前一定要读的。
李零读《论语》,“想思考的是知识分子的命运,用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理解另一个知识分子的心,从儒林外史读儒林内史”。
孔子在他身后的两千多年中,被呼来唤去,有了太多的解说,太多的头衔,使得寻找一个真实的孔子变得艰难。李零说:“读《论语》,要心平气和――去政治化,去道德化,去宗教化。目的无他,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真实的孔子。”我们今天来读《论语》,又何尝不是如此?因为,一个真实的孔子,是我们了解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向导之一。
真实的孔子在《论语》里,在他生活的时代中,让我们回到《论语》的文本,回到文本为我们提供的时代。《丧家狗:我读论语》为读者提供了《论语》的文本,还有学者李零先生搜集的丰富史料和考证,外加他的颇具启发、让人读来兴趣盎然的“一个学者视角的阅读心得”。
――光明日报高级记者 庄建
当经济学与牛奶可乐连在一起
――评《牛奶可乐经济学》
提到“经济学”三个字,许多人都会望而生畏。认为那是经济学家、政府高级官员和企业家要掌握的学问,与普通人没什么关系,轻易不敢涉猎。其实,这是一种迷信。美国著名的博物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教授的《牛奶可乐经济学》,帮我们破除了这种迷信。你在书中会发现,经济学正在生动地编织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身边的大事小情都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一一破解。这就是博物学。
作者在大学上课时,经常要求同学把自己想到的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写下来,并用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这本书的部分内容就来自学生写的这些短文。书中的内容让我们感到十分亲切,因为那些问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时你也会反省,面对生活中这么多司空见惯的现象,怎么从来没有想过要问一个“为什么”,探赜索隐,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读了这本书,你会豁然开朗:原来,几乎生活中的所有现象,背后都有经济学的原理在支配着;同时,也会从中掌握一些看似深奥莫测的经济学的原理,提高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赵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