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墓地里的悲喜人生

2009-02-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郑丽慧 我有话说

《人生的休止符――西方名人墓志铭和墓地》

杨建邺编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38.00元

死亡对于中国人来说,似乎是沉重并

忌讳的话题,可能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内敛、矜持的性格使然,所以在建造墓地时,也同样不张扬:一垄圆形土堆,简简单单的方形墓碑,刻上逝者的姓名和生卒年月等寥寥几字,于是乎一切在这里戛然而止,并被匆匆定格,再也找不到其他关乎生命的痕迹。

但西方的墓地与此相比,却有着天壤之别。19世纪以来,西方人建造的墓地多是花园式的,那里树木成荫,鸟语花香,墓地的造型不拘一格,雕塑艺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着游人纷至沓来。像著名的维也纳中央陵园、巴黎拉雪兹神甫公墓、莫斯科新圣女修道院等等,更因栖息着无数名人而声名远播,受到各国游客的热爱和追捧。在这里,死亡被赋予美丽的内涵,逝者的生命幻化为另一种形式存在――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雕塑上,从一句句耐人寻思的墓志铭当中,人生最精彩的乐章就此凝固;他们宛如安在,在与你对话,在向你倾诉他们曾经经历过的别样人生。如果西方太遥远,我们就从《人生的休止符――西方名人墓志铭和墓地》一书中去徜徉一番。

在这本书中,介绍了西方几个世纪以来在各领域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政界精英、影视明星等一百多位西方名人的墓志铭和墓地,并辅以精美的图片,娓娓讲述了他们生前身后鲜为人知的经历。这些大师们的一生大都波澜曲折,绝非三言两语就能了然,但那些言简意赅的墓志铭,那些耸立在墓前的默默无语的雕塑,却是逝者在生命簿上写就的最后符号,想必也是最精炼的概括和总结,我们不难从中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他们的嬉笑怒骂,他们的百味人生,他们的心灵诉求……

法国伟大的诗人波德莱尔长眠在巴黎蒙巴那斯公墓,他拥有两座墓:一座真墓,一座衣冠冢,真墓是波莱德尔和他的母亲及继父的合葬墓。但波莱德尔生前与继父交恶,想不到死后却被葬在了一起,大概是为了安慰诗人,人们又为他建造了一个衣冠冢。冢前的雕塑是诗人仰天而卧,全身裹着尸布。诗人为什么以这样奇怪的形象面对来凭吊和瞻仰他的后人?读过之后才明白,以《恶之花》开法国近代诗歌先河的诗人波德莱尔认为,粗俗邪恶的事物和野蛮残暴的事物都可以用来转化为美。他甚至不厌其烦地描写一具腐尸蛆虫成堆,恶臭触鼻,以表现其独特的爱情观。这样一种玩世不恭,一种病态和愤世嫉俗的心理,其实是诗人不幸的经历造成的。6岁丧父,7岁母亲改嫁,与继父格格不入,后来生活浪荡以致穷困潦倒等等,使他对那个时代充满了憎恨。他以描写各种“恶”作为反抗,来寻求内心的解脱,表达对光明和幸福的渴求。为此他并不认为,把自己的“尸骸”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是一种“不美”;他甚至说,“请那些乌鸦,把我这污秽不堪的尸骨啄得一点儿也不剩”。

相比之下,大文豪托尔斯泰的墓地就显得平和、温情多了。在高大古老的橡树和菩提树环绕之下,在一个长方形的土堆之中,托尔斯泰静静而眠,没有墓碑,没有雕像。可就是这样一个极其简单、朴素的墓地,却被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坟墓”。托尔斯泰生于贵族家庭,但对上流社会充满了厌倦,他同情和讴歌平民,淡泊名利,并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和谐。在他辞世后,他的心愿得到了最好的满足:长眠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远离世俗纷扰,的确是再美不过了。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于1616年因病而去世,他的墓碑上没有刻上他自己的姓名,只刻着据说是他自己写下的诗句:“好朋友,看在耶稣的份上,莫要挖掘这里的遗骸。容此碑石者老天保佑,移我尸骨者要受诅咒。”这不免让人唏嘘不已,这位大人物生前遭受了什么磨难,以至于在死后对世人发出这样的恳求?里尔克的墓志铭也同样让人疑惑不解,为何他说芬芳美丽的玫瑰是“令人讨厌的东西”,他的死亡与玫瑰有关吗?果戈理的墓地里为什么单单少了头颅,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相信读完这本书,你会找到满意的答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