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书、假画、假古董,从来都是文化
对于读者来说伪书的出现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历史上的作伪,大都是小范围的作祟。与“全庸”偷梁换柱的惯常手段相比,如今由正规出版社出版、头顶着国际知名管理大师、500强负责人、哈佛商学院教授光环的保罗・托马斯、詹姆斯・希尔曼所写的管理励志图书,一般读者很难分辨出来。伪书是一种精神赝品,是对读者的精神欺骗。更可悲的是一批读者竟然也以外国假货为真,国产真品无人问津,对伪书趋之若鹜。
伪书由正规出版社出版,走正规的销售渠道,其欺骗性不可低估。他们或伪造外国作者及虚假评论,或盗用国外已有影响或畅销的图书书名及相关信息。伪人出伪书,营造了伪市场,造成了伪阅读,伪阅读又反过来滋生了伪文化。文化乃国家公器,执公器而作伪,社会良知何复可言?
罗曼・罗兰说过:“精神上最好的避难所还是书本:它们既不会忘了他,也不会欺骗他。”时下,财经类书迎合了人们渴望成才的心理需求,很是受读者,特别是投资者的欢迎,伪书抓住了这一契机,做足了投资理财的文章。在伪书里避难,蒙受被愚弄的耻辱,而今又必须冒着被书本出卖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