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杜威》,[美]薇奇・麦仑布赖特・维特著,马爱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24.00元
译完《小猫杜威》已是半年以前的事了,但翻译过程中那种喜悦和激动的心情依然难以淡
书中记述的故事全都是作者薇奇・麦仑亲身经历的,没有丝毫虚构和杜撰的成分。整个故事反映的是爱,这里有人对猫的爱,猫对人的爱,人对人的爱。说它“洒向人间都是爱”,我看并不过分。
从猫对人来说,是善解人意。杜威是一只才出生不久的小猫,被遗弃在美国衣阿华西北部斯潘塞镇公共图书馆的还书箱里,当它被图书馆长薇奇・麦仑发现时,肮脏不堪,奄奄一息。经薇奇精心擦洗,才露出了本来面目,原来是一只俊秀的猫,毛色是鲜亮的橘黄色和白色,夹杂着一道道朦胧的深色条纹。于是它成了图书馆的完美的新宠儿。令人惊奇的是,它不久就养成了固定的习惯。每天早晨,它在图书馆门口等待薇奇的到来,向她挥动前爪,似在招手,然后便跟着她在馆内巡视。接着,它挨个儿拜访每位员工。如果有谁早上心情不好,它就会格外多陪伴一会儿。更加讨人喜欢的是它对待孩子的态度。孩子们调皮得要命,但当他们认识杜威以后很快就变得异常安静,循规蹈矩,因为他们懂得,如果过于吵闹,喜怒无常,杜威就会离自己而去。还有一些患皮肤过敏症的孩子,同杜威相处,却相安无事,令家长尤为放心。最令人感动的是脑瘫患儿克里斯托,杜威毫无条件的关爱和温暖,给她黑暗沉寂的世界带来了点点亮色……。随着岁月的流逝,杜威已经成了小镇图书馆乃至整个小镇的人们不可或缺的伴侣。
从人对猫来说,是悉心爱护。图书馆的员工,小镇的居民,对杜威可谓呵护备至。照料周到之余,还发起“给小猫起名字”的竞赛活动。这个活动既未在电台发布消息,也未提供奖品,但参加人数竟达397人。薇奇还发起举行庆祝杜威生日的活动,事前用猫粮给杜威做了一个蛋糕,同时为读者准备了一个普通蛋糕,孩子们则用彩笔画了生日蛋糕。薇奇还设计了送给杜威的生日贺卡,数日之内签名其上的即逾百人,有人甚至单独寄来了贺卡。这是人与动物之间极为感人的和谐关系!
从人对人来说,是化疏为亲。经常到图书馆来的那些孩子的家长都是蓝领工人,他们爱自己的孩子,但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兼职或加班。于是孩子便放在图书馆,与杜威为伴。杜威把亲子之间的分离时光变成了他们相聚时共同的话题,彼此不仅没有疏远,而且更见亲密。杜威的存在,使斯潘塞镇的居民相互交织,每个人都爱跟它在一起,它使大家感到开心,它是大家中间的一员。它和小镇建立起了一种相濡以沫的关系。薇奇把小镇形容为一块地毯,“这块地毯上,有一根灿烂的亮线出现在一百个地方,这便是杜威”。不仅如此,杜威的影响还远播荷兰、南非、挪威、澳大利亚……,甚至连日本也来了摄制组。在杜威死后的一个月里,薇奇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上千封关于杜威的电子邮件,似乎这世界上南北乖隔、东西迥异的人们也因此而由远变近了。在此书尾声,作者写了一段近乎格言的警句:“找到你的位置,满足你拥有的东西。善待每一个人。过一种好的生活。不是关于物质,而是关于爱。爱,永远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以为,这便是这本小书的题旨。
《小猫杜威》一书之所以读来感人,这同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惟妙惟肖的描写,活泼生动的语言是分不开的。薇奇并不是一个专业作家,她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小镇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职25年,担任馆长20年,与杜威相处19年。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够零距离地观察杜威,写出通常不为人们注意的细节,恰恰是这些细节使读者犹如亲临其环境,实见此生灵,达到了中国文论中所说的“不隔”的境界。作品的语言是地地道道的口语,有很强的表现力。我在翻译时力求采用相对应的汉语,不使原作的风格受到损害。但成败利钝非所逆料,欢迎译界同行批评指正。
这个真的故事,这部爱的传奇,一经问世便轰动热销。西方舆论界把这归之于如今的经济危机,因为书中恰好记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当地爆发的经济危机,杜威则是那场经济危机中人们的慰藉者,而今欢呼小杜威,只缘危机又重来。在我看来,西方读者欢迎这本书固然有这个因素,但这本书的价值却并非与危机必然联系在一起。西方的经济危机不可能永世长存,而《小猫杜威》的魅力却在于其中洋溢着的爱,并不会随之过时。经济危机有时尽,此书魅力无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