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3月4日展开了儒家经学的历史作用的国学访谈录,现特将2位教授的推荐书目列出,以飨读者。
《经学历史》
皮锡瑞撰、周予同注
中华书局
1959年出版
该书将儒家经学发展分为十
《中国经学史的基础》
《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
徐复观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年出版
该书包括两个部分:一、先汉经学之形成,主要论及“周公及周室之史――经学的发端”、“春秋时代经学的发展”、“孔子及孔门――经学基础的奠定”、“孟子与经学”、“荀子――经学形式的发展”以及“六经、六艺的完成等”。二、西汉经学史,包括“博士性格的演变”、“西汉经学的传承”、“西汉的经学思想”共三章。该书重视“经学在各不同时代中所发现、所承认的意义”(第3页),认为“中国过去涉及经学史时,只言人的传承,而不言传承者对经学所把握的意义,这便随经学的空洞化而经学史亦因之空洞化。更因经学史的空洞化,又使经学成为缺乏生命的化石。……即使不考虑到古代传统的复活问题,为了经学自身的完整性,也必须把时代各人物所了解的经学的意义,作郑重的申述,这里把它称为‘经学思想’,此是今后治经学史的人应当努力的大方向”(第164~165页)。作者在写作该书时,已身患绝症,故一些观点没有充分展开,但其倡导的“经学思想”确实代表了经学研究的“大方向”。(梁涛推荐)
《中国经学思想史》
(全书四卷五册)
姜广辉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一、二卷,2003年出版
第三、四卷,
计划2009年10月出版
该书将儒家经学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前经学时代;二、汉唐经学;三、宋明经学;四、清代经学。在阐述儒家经学传承演变的基础上,注意揭示儒家经学所承载的价值和意义。作者提出儒家经学是中国文化的“根”,而价值和意义则是儒家经学的“魂”。该书《前言》称不是要把经学当作古董知识来了解,而是通过经典诠释来透视其时代的精神和灵魂;不只是对经学的演变轨迹作跟踪式的记叙,而是对其演变的历史原因作出解释;不只是流连经注的书面意义,而是把它当作中国古代价值理想的思想脉动来理解。(梁涛推荐)
《周易现代解读》
余敦康著
华夏出版社
2006年出版
该书属于普及性的通俗解读,目的在于站在现代人的角度,适应现代人的需要,把艰深晦涩的《周易》变为人人都能读懂之书,把易学智慧变为人人都能掌握的精神财富。该书作者长期从事易学史的研究,是著名的易学专家,但在该书中,作者一改以往学院派研究方式,把目光对向了普通大众,尽可能在通俗化方面下工夫。对《周易》文本进行了逐字逐句的训释,扫除文言与白话的语言障碍,对易学智慧如何运用于现代人日常生活的决策管理、立身行事做了着力阐发,目的在于沟通传统与现代的时空距离,凸显文本的哲理智慧。(姜广辉推荐)
姜广辉: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聘教授
梁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