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教育理论30年的变迁

2009-03-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王娟 我有话说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重大理论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基本经验研究课题组撰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36.00元

由教育部组织、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发展历史性成就

和基本经验研究课题组撰写、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重大理论成果》一书,在系统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事件,并深入探索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脉络、核心思想和基本内涵,揭示了教育政策变化与教育理论创新的互动关系,归纳并提炼出充分反映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思想观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18个重大理论成果。该书按照历史的逻辑,将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详细描述,既注重了学术性的追求,同时书内插入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以便读者更形象的理解历史背景,因此也注重了通俗易懂的追求,对于正在探讨改革开放30年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或准备了解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领域成就的人来说,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指导意义,是研究改革开放30年教育理论成就的一项重要成果。

作者在该书中并未将教育成果仅仅放在教育领域探析,而是从整个时代背景、政治背景出发,以教育领域重大事件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引申出教育领域取得的理论成果,便于读者理解理论成果的历史意义。与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一样,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是从思想转变开始的,本书也正是从教育思想讨论的成果开始介绍整个教育领域的理论成果。从1978年开始,教育理论界开始首先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翻“两个凡是”和“两个估计”,并几乎针对所有重大教育理论问题展开了讨论,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有关教育本质的讨论。“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的“政治服务”功能被视为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功能,而经过教育本质的大讨论后发现,教育还具有经济、政治、育人等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将学校的任务纠正为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随着教育思想的转变,国家对选拔人才的方式也进行了改革,1977年高考开始恢复之后,高考成为我国选拔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事实证明,高考确实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等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理念的提出,重新确立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肯定了知识分子为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做出的贡献,教师的地位也随之上升。由此,学校所要培养人的具体要求也更详细了,即“四有新人”。而所有这些转变都是源于教育思想的解放。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度也逐渐加强,教育被放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教育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教育的自身追求等问题都引起了重新的思考,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而社会主义建设也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在快速现代化的浪潮中,教育也必须随时自我改善,尽快适应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因此,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随着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的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也成为必然,教育工作的重心也有所改变,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等成为热点话题。而且,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对微观领域的关注逐渐加强,例如课程、教师等,开始注重课程和教师队伍的建设。随着我国法制观念、创新意识等的增强,教育改革逐步侧重依法治教、教育创新,并将依法治教和教育创新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在当今世界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超前发展的时代特点做出的科学概括,这一战略的提出使我国的教育更适合于世界教育的形势。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教育公益性开始突出,人们对教育公益性的认识也开始不断深化,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也开始加大。进入21世纪后,教育内部问题开始显现,应时代要求,实现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必需。

而且,不得不提的是,本书不仅仅具有学术性,而且具有生活气息,很多教育改革就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因此比较生动易读,例如书中关于高考、课程改革、教育公平等问题的论述。正是在用看似生活化的语言描述教育改革的同时,我们也会注意到作者按照时间逻辑进行描述,这种纵向的逻辑安排,特别有利于我们察觉到不同时期教育关注点的不同,例如,1978年教育改革刚开始时,对教育本质、功能等根本问题的探讨比较多,会比较重视拨乱反正,而等进入90年代开始,对教师发展、课程等微观领域的关注开始加大,进入21世纪后,与国际进一步接轨,对教育全局战略的思考开始加强,同时,对教育内部自身矛盾和问题等的关注加大。这正是整个时代的变迁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也说明了,我国30年来的教育能够及时并适时地适应了时代的变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