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传播音乐背后的文化

2009-04-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援 我有话说

高校学生通过2个学分的艺术课程修习,提高其综合人文素养,已经成为一个现实。而音乐学综合人文知识学习的课程,作为最具普适性、却又有挑战性的课程,其教材应当如何编撰,更成为一个难点。当跨入大学的高中生,已经厌烦了将学科的知识点作为死记硬背的对象时,诸如传统音乐、中西音乐史、世界民族音乐等音乐学人

文类课程,如何进入普通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并让他们在音乐的审美、认知和理解中,成就新的感悟和体验?特别是在如今的高中音乐课堂,学生已经可以接触到许多以往只有在大学本科阶段才能获得的音乐知识、中外名曲的各种碟片也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的情况下,大学中传播音乐人文知识的课堂,又该如何设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新的难题。

高等教育出版社新编的《大学音乐》教材,是在同一学科范畴内,将音乐学的人文类课程作为一个整体,采用综合课程的形式予以整合。就教材的设计理论而言,在编撰中有意识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力求从广度与深度的结合上,使课程教学在有限的时段内,让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教材提供有大量的音乐作品及相关背景资料,同时在教学设计上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及加强教学中的互动,使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更为深入;

二是在教材编撰上,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去认识,尽可能提供音乐作品产生以及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背景资料甚至与原创相关的“第一手文献”,从音乐作品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感性体验导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音乐与生活、音乐作品与所处文化系统的联系。

因此,这本教材的编撰,在内容的选择、安排以及教学资源的利用上,更多地选择和利用大量的音乐历史文献资料、当事人的记录和回忆,甚至一些通过传媒节目制作中的采访、记述而形成的叙事文本,以及权威学者的研究成果,将这些内容有选择地介绍给教师和学生。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了解音乐如何与社会文化共构一体,并且还能够让学生更“近”地接触到、体验到那些音乐作品产生之初、以及音乐“活”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文化环境中的情感心理。认识这些音乐情感心理,就是认识那些曾经伴随着、激荡着好几代人的民族情感。教材中编选的许多内容,虽然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环境,但其中有不少作品仍在今天的文化生活中继续发挥着“今用”的文化功能,甚至让当代青年在聆听中激越感荡、构建起新的情感内涵。

在教材编写体例的设计上,编者从有利于调动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出发,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分别设置有“正文”与“作品”,以及“平行阅读”、“导读与鉴赏”以及“链接”、“思考与讨论”等模块,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促进对音乐作品本身情感内涵的体验和理解,乃至拉近与作品的“距离”。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阅读和研讨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这样的体例,也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