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高中退学赴京从事编辑工作的吴怀尧,21岁时便担任某财经报纸的封面报道记者,期间因制作“中国作家富豪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1927年生的时白林,以他的二十岁成年为界,那么这本书应该反映的是1947年至2008年前后文化人的价值观,前后跨度长达六十年。实际上,在书中所反映出来的,更多的是在西方冲击下中国文化价值。显然,这个冲击主要来自于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十年为一个断代,对于当前急速变化的社会显得太长,因而,五年是一个比较现实并能为人接受的年代跨度。
三十年计算下去就是六个人可选,再加上因为文化职业的不同,比方说评论家,画家,小说家,演员等等,前后相加大概有五六十人。而吴怀尧面对的最现实问题,不是能采访到谁,而是该选谁。这个问题在其后得到印证。
吴怀尧本人为了在这本书中不反映过多的自我价值判断,显然他也征求了不少业内人士的意见。这样,有了精心挑选的人物,有了作者自由发挥的空间,有了被采访者率真的表达。这里面有一个拒访者余秋雨,为了完整表达,吴怀尧依然附上了《九问余秋雨》采访提纲。余秋雨的缺席并不意外,更不会影响这本书的完整性,从吴怀尧的问题设置中,可以想见余秋雨给的答复。
当前网络上热点每天依然频现,每天数以百万所表达的留言,也许只是我们在这一瞬间的看法和情感。有价值的观点和评论,不在于在某一个时间点,或某个群体,或某个部门的评价,而在于时间过去很久后,我们回过头来看。历史,不仅提供了文化厚重的可能,也能检验一个时代社会思想进步的曲线,更能检验真假,检验对错。
因此,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文化历史的坐标参考,原来,李银河想表达的并不是性观念,而是呼吁人道,呼吁对少数派的关注;郭敬明,也并非只是抄袭的代名词,他不过是我们这个浮躁时代的精明商人;陈丹青,不是口无遮拦、崇西方的右愤,而是中西文化碰撞中的切肤者……更重要的是,这些被采访的人物,他们在访谈时也展示了自己未经过滤的人文价值演变的小历史。
这里面的小历史,都是社会文化和价值观演变大历史的一部份,让每一个人都具有标本意义,这些标本,构成了大变换时代的多元文化洪流。因此,香港领袖传媒集团总编辑施袁喜认为,《怀尧访谈录》“足以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和为人处世之道,在庸常的生活中获得难得的乐趣的智慧”。
这本书不仅可以认清我们的文化历史,更教会我们学会在网络时代,成为“人人都是文化创造者”的现实和未来。
《贡献者:怀尧访谈录》,吴怀尧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2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