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时间以来,看书能为之心弦颤动的时刻越来越少,而能有拨云见日之感,快意处欲立身击掌的时刻似乎更少。当我读完《建筑笔记》,这样的感觉却充溢在心中。
建筑是坚硬的,一直以来觉得做建筑的人一定也是坚硬的。但透过汉宝德笔下的建筑,我却窥见到他心中极柔软的情怀,这里有对建筑背后各种文化的理解,有对我们民族的热爱,有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关注,还有对社会的启蒙与责任。他的语言是平实的,理性的条理一样可以使人激动。
他的平实是建立在深刻的思考和睿智的审视上的,所以他发出的声音就有了理性的力量以及洞若观火的通透。“城市要有风格,有深度,必须有历史、文化的集藏。”本书可以看做是本集中伦敦、欧洲建筑游记的思想总纲。透过作者笔下的建筑,我们仿佛是对欧洲文明做了一次简略而精准的阅览。莱茵河两岸教堂的尖塔与山上的古堡相辉映,使人回忆起属于武士与教士的中世纪文明。伦敦公园不落痕迹小心规划,似乎天生用来供人修身养性的近人的精神,拜占庭画中所特有的空虚而忧郁的大眼睛,使我们理解了拜占庭建筑是一种内省的艺术。简单、朴实、亲切而温暖的《红砖砌成的北欧》,不仅是就地取材,红砖已成为他们精神的象征。细致叙写的文字旁,不时有汉先生的简笔素描做点缀,给我们以更为亲切感性的印象。
由此,以欧洲的建筑做参照体,汉宝德所做的欧洲建筑文化的普及,最终的落脚点却是当下的台湾建筑文化。虽然时隔几十年,但对今天中国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千城一面的建筑文化困境,依然有很强烈的提示作用。书中的很多对比、批评之词都是“爱之愈深,恨之愈切”的心声表白。念兹在兹,全是拳拳的赤子之心。更为可贵的是他对自己的建筑文化观也是在不断批判与反思的。“出世的建筑观要以入世的建筑观取代。”可以是他本集中“建筑与文化”部分的关键词。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人常常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取舍中处境尴尬。摆脱严峻的理性的功能主义,通过环境特色的体验开始思考,去发现文化的潜在力量,是汉宝德给我们提出的一条可行之路。《漫谈中国人的环境观》像是一堂启蒙课,自民族文化的角度,从方与圆、内与外来观察中国人的环境观,让人有拨云见日之感。在这里,我们明白了为什么中国人不尊重古代的建筑,中国是保留古代遗物最少的文明古国。
自民族文化至生活艺术,是汉宝德更深一步的思索。对于生活日渐富足的我们来说,警醒的意味也更进一步。“我国的文化界对于生活素质的提升指出的方向大致集中于两类,其一是传统文化的复兴,其二是精致文化的推动。”“近年来的文化复兴活动,虽然看上去很活跃,却只是表面的、感官取向的。上焉者如民俗活动的提倡、民俗艺术的推动与保存,甚至踢毽子等传统儿童游戏的恢复;这一些只是电视文化的延伸,并没有进入生活之中。而真正能进入生活的,则是传统文化中病态的一面。诸如麻将牌的流行,旧历年一些恶性习俗的恢复,如送红包、叩头为礼、燃爆竹为乐等。又如民间迷信的大量恢复,如看风水、排八字等。”
读着这样入木三分的文字,我们的后背是不是渐有心虚的湿汗渗出。是的,在物质越来越富裕的同时,如何让我们的精神与文化也同步前行,并始终保有我们民族的特色与品味,当是更多的文化人与普通民众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汉宝德透过建筑,给了我们这样一双看世界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