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苏叔阳读本现象”说明什么

2009-04-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李朝全 我有话说
苏叔阳是一位创作勤奋、态度严谨的作家。他数十年的创作历程中,涉足各种文学样式的创作,并且都有影响广泛的作品面世。譬如电影有故事片《春雨潇潇》、《夕阳街》、文献记录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话剧有《丹心谱》、《左邻右舍》,长篇小说有《故土》,传记文学有《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长诗有《世纪之歌
》,还有散文、评论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苏叔阳创作的一些知识性普及类文学读物,从1994年出版的《我们的母亲叫中国》到1998年出版的《中国读本》,再到2008年11月出版的《西藏读本》。《我们的母亲叫中国》《中国读本》首次出版后,都曾几次重版加印。《中国读本》被译成英、法、德、日、俄、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十余种文字,总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在海内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认为是中国图书“走出去”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为全面、真实、生动、形象地向世界介绍中国,树立中国国家形象,帮助海内外读者认识了解中国,增进中外人民的理解和友谊等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苏叔阳创作的此类文学读物,通俗易懂,生动好读,广受欢迎和好评,堪称为独特的“苏叔阳读本现象”。

《中国读本》全书12章,内容包括:幅员辽阔的家园,多民族的大家庭,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伟大的人民共和国,古老而又现代化的文字,传统的宇宙观、伦理与道德,古老独特的生活方式,传统的经济文化及其影响,无与伦比的文学艺术成就,优秀的军事文化,对人类最卓越的贡献,光辉灿烂的未来。此书运用文学的形象语言来介绍中国历史和现实、文化、地理、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是全面了解中国的一部缩微读本和一条便捷途径。在《中国读本》成功的基础上,自2006年起,苏先生不顾自己身体状况不佳,花费2年时间,认认真真地广泛搜集和研读素材,酝酿创作了14万字的《西藏读本》。他的执著、勤奋和刻苦精神实在感人。尤其在西方世界对包括西藏在内的中国的整体认识和了解,依旧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歪曲或误读、误解的现实背景下,及时推出一部系统介绍说明西藏历史、现状,反映西藏文化、宗教、习俗等各方面内容的著作,显得尤为必要和峻切,颇具现实意义和价值。

这项任务由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来承担,当然更能发挥“西藏读本”的作用。温家宝总理不久前在会见歌舞艺术家刀美兰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推动世界各国的友谊、合作,也要用艺术形式来沟通,用舞蹈的语言来沟通,用心灵来沟通。一场文艺演出的影响,不亚于领导人的访问。”包括文学在内的各种艺术,对于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和文化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意义相当重大。

文学艺术是最接近人的心灵的,是最接近人的。“苏叔阳读本现象”证明,通过文艺这样形象生动的形式来介绍中国,介绍西藏,更能为海外读者所接受和理解。《西藏读本》正是这样的一部读本。作家通过娓娓生动的讲述、描写,从西藏大地上滋长起来的故事、传说、人物、事件、历史、宗教和文化艺术等,来叙述西藏,说明西藏,并配以精美插图,图文并茂,令人爱不释手一气读毕。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西藏读本》特别注意通过细节情节刻画许多鲜活的人物。譬如,深明大义、奉命和亲的文成公主,“人间情种”、富于文才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不向殖民主义者低头、只在清朝皇帝前跪拜的九世班禅,等等。有的人物尽管只有寥寥数笔,甚至只有一句对话,却都鲜明地表现了各自的性格。

《西藏读本》最感动人的、亦可谓其最鲜明的特征,是爱国主义的旋律贯穿始终。作家对在历史上及现实中拥护和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人都给予了热情的赞美,对妄图分裂国家、将西藏从中国割裂出去的图谋或行径给予了严厉的鞭挞。所以,对外这是一部介绍说明中国西藏的优秀读本,对内这也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科书。

苏叔阳《西藏读本》不是史书,却具备史书记录史实、反映历史本貌的功能和特征。《西藏读本》不单是一篇历史文化散文,也不单是一部报告文学或纪实作品,因为它的内容丰沛驳杂,叙事平易亲切,犹如一位长者的叙说或一位好友的讲述,易于入耳、入情、入心,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这些都是“苏叔阳读本”的共同特点,也是其取得市场成功和良好社会效益的根本原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