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人,无法舍弃的是那一份理想主义的文化情怀,对于当前出版业明显加快的市场化步伐,陈锦涛认为无论如何改制,但做文化的标杆却是所有出版人应该谨守的立场和职责。他始终坚持的一个观点是文化的核心是流传而非流行,但流行的时尚文化和流传的经典文化有时又是一个有机转化、发展的过程。对于深圳这一处于发展前沿的新兴城市来说,它的文化重建和北京、上海这些中心城市相比,有它自己的特点,对移民文化及一些和城市发展同步的先进文化等,陈锦涛认为地方出版社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些经验总结出来,“从目前来看,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时尚,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慢慢会成为一种文化”。
在他看来,出版业值得深思的是以新技术和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为表征的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巨大忧患。在新技术的侵入和抢占下,传统的纸质出版生存将越来越困难。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大量出现,阅读习惯的变化也随之而来,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使传统出版业的持续发展得不到有效支持。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介入数字出版方面的工作,只有适应时代,时代才能接纳你,反之则会失去自己的位置。
30多年的出版、发行工作,陈锦涛将之浓缩在“编书――卖书――出书”这六个沉甸甸的文字里。对行业里的很多问题,他有着比常人更深的认识和体会。很多出版社存在出的书卖不出去的问题,究其原因,陈锦涛认为,首先是选题不过关,只管出不管卖,整个的通路不好,再就是信息的闭塞,得不到很好的回馈,很多出版社书发出以后,就成了一个黑洞,形成大量库存。这种由于选题和读者没有有效对接,信息滞后所导致的大量库存现象,令陈锦涛非常痛心:“一片森林倒在仓库里,既浪费又不环保,我感到一种罪恶感。”
他担忧的不是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冲击和影响,而是过去的基础没有打好,尤其是信息化比较落后,又加之新技术对它的影响,而眼下一些规范、规则还很不完善,出版业还没有做好对新技术的发展应变的准备。“但我相信出版业一定会兴旺发达,资讯行业永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做好眼前的工作,并且为未来做好准备,包括对新技术的理解、人才的储备,新、旧技术的转化,唯此,才能把出版这一文化传承的平台做好,才能把以出版为上游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