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回忆录中的熊庆来

2009-04-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鲍娴 浙江文艺出版社中国文学编辑中心主任、副编审,曾参与责编《跨越――杭州湾跨海大桥纪实》、《夏衍全集》等书。

熊庆来是第一位

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数学家大会的数学家,其“熊氏无穷极”对世界各国的函数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现代数学的先驱,最早在我国高等学校开创现代数学的研究,创建了清华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大学的数学系。他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奖掖后进、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作风著称,发现和培养了一代数学大师华罗庚。一批优秀的科研人员,如严济慈、陈省身、赵九章、赵忠尧、钱伟长、钱三强、杨乐等,均出自其门下。

《我和爷爷熊庆来》的作者熊有德女士,是熊庆来先生长子的次女,她是新中国第一个留法女博士、著名的旅法力学工程家,曾任法国OTIS电梯公司研究中心工程师、项目经理,为OTIS取得3项国际专利,被誉为“数学女皇”。她多年来一直从事力学研究和著述工作,并长期致力于中法科技文化的交流。熊有德女士天资聪慧,深受熊庆来先生的喜爱,一度还想让她继承衣钵,继续从事数学研究。熊庆来先生回北京后,熊有德女士在他身边度过了她的青少年时代。正是因为这段难忘的岁月,使熊有德女士能够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一代数学大师的思想和生平。不少的媒体都刊登过有关熊庆来先生的回忆文章,坊间也有多种关于他的传记作品,但熊有德女士都不太满意,她觉得很多作品仅仅是从学术的角度来解读,有的甚至把爷爷熊庆来神化了,尤其是对他的生活和思想,很少有客观真实的描写。所以,她一直有个夙愿,在有生之年用文字给世人留下一个真实的熊庆来。在熊庆来先生去世40周年之际,熊有德女士终于写完了这部厚重的回忆录,而此时她已是花甲之年。

当我们接到这部书稿的时候,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一行行质朴而充满感情的文字为我们打开了一段段尘封的历史,一张张发黄的旧照片成为历史最好的注解,它们还原了一位爱国科学家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真实地再现了风云变幻的历史,堪称一个时代整整一代人的缩影,其史料价值不言而喻。由于书中涉及大量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编辑工作的重点就在史料的核查上。书中的时间跨度整整一个世纪,重要的篇章讲述的也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事情,作者的记忆难免有误,而许多当事人已辞世,健在的也已白发苍苍,物是人非,许多史料的核查就有一定的难度。而真实性又是一部回忆录的灵魂和生命,是我们必须保证的。于是我们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一有疑点就向熊有德女士请教,和她核对、讨论,尽量减少史实的误差。同时,由于熊有德女士是当事人,在写作过程中难免会带有较强的个人情绪,尤其是写到那些辛酸与苦涩的往事时,往往一发不可收。这种心情我们非常理解,也能体谅,但为了保证作品的客观性,我们还是提出了修改意见,最终也得到了熊有德女士的认同。

在书稿正式付型前,熊有德女士给我发了一份传真,后来我在邮件中看到了一封有着同样内容的信,她是怕我忘记,于是又发了一遍。她要求删去书中写到的某些造反派的名字,因为那都是“文革”中的事情,很多她都已谅解,她也不想让更多的人再次受到伤害,哪怕他们曾经伤害过她以及她的家人。这让我想起了熊庆来先生。他在“文革”中遭到学生的批斗却不愿告诉家人学生的名字,只是说了一句:“学生有错,先生有责”,这种坚忍和宽容在这个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里是一脉相传的,令我深深地感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