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断了搞个清楚的念想,任凭他带着往前走,看看到底后面会发生什么。好在,刘震云话多,即便把话浓缩了再浓缩,一路上仍旧滔滔不绝。虽然绕,但也还有趣。直到路走到了尽头,才突然发现,“弯弯绕”其实不是手段,而根本就是目的!刘震云一路上都在说一个事儿:世事难料、人心难测,谁都离不开说话,但言语又是最不靠谱的东西――有时,一句实话胜过一万句谎话;有时,一句谎话也能让一万句实情打了水漂。
一时间不知该怎么面对这个挂着似笑非笑的标志性表情,不断讲着冷笑话的家伙,暗自思忖:“一个能把世事看透的人,究竟是更潇洒呢,还是更残忍?”我认定刘震云属于后者――自己把事想清楚也就罢了,何苦还要挑明了,让现实的残酷折磨这好多读者?
有些事原以为自己想清楚了,可实际上没有。比如“五四”。
之所以被《“五四”九十周年祭――一个“问题史”的回溯与反思》所吸引,源于封底的“杨念群的‘五四’思想联络图”:“‘五四’不是一场单一的爱国学生运动,而是一场长时段的全方位革新运动/‘五四’不是一个面目狰狞的‘反传统’恶兽,罪不容诛,也不应为近代中国人所有欺师灭祖的行为负责/拿‘五四’当国学的出气筒,只能看出所谓‘国学’的贫血和虚脱/将‘个人自由’的实现与否视为‘五四’成败的唯一标准,毫无意义/‘五四’不是一场纯而又纯的文化运动,它诱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造风潮,我们无法回避。”看上去,锋芒毕露,火气不小。但在书中,作者论理却丝丝入扣,直让人心有戚戚。当然,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时不时也免不了习惯性走神儿,照例暗自思忖:“到底什么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在我们的文化基因中,哪些东西世代遗传,却始终没有走上前台?今天,当我们谈到‘回归传统’的时候,我们难道不是在延续传统?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又应该‘回归’怎样的‘传统’?”看来,有时我们还真躲不过刘震云式的“弯弯绕”。
有些事大家讨论得多了,反倒愈发想不清楚。比如中国与日本。
在汗牛充栋的中日对比中,陈舜臣先生写于1971年中日建交前的这本《日本人与中国人》(刘玮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或许不是最正确的,却是最充满趣味的。套用刘震云的句式――这种趣味,不是来自走马观花奇闻轶事的对比,也不是来自沉郁顿挫究根问底的历史反思,而是来自文化的淡淡清香。
书中的很多观点,源自作者的自身感受,出人意料而又能自圆其说、自成体系,娓娓道来,如沐春风。反观时下大多数探讨日本的作品,始终不出菊花与刀的窠臼,久而久之,不免让人心生厌烦。
读《日本人与中国人》,本意是想了解我们这个“永远的邻居”,不料,收获最大的,竟长了不少对“中国人”的知识,或许,这是因为作者最初的读者对象是日本人的缘故吧。终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