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五四”对话,可以是追怀与摹写,也可以是反省与批判;惟一不能允许的是漠视或刻意回避。在这个意义上,“五四”之于我辈,既是历史,也是现实;既是学术,更是精神。
2009年4月23-25日,北京大学中文系邀集国内外诸多前贤后辈、旧雨新知,举办了“‘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设计论文集及提要集的封面、封底时,我选择了两幅画。封面上的画一般人都很眼熟,那是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五四运动”。50年前《文艺报》刊行“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纪念专号”时,除了林默涵、夏衍、唐?、巴人、杨晦、许广平、以群、茅盾、郑伯奇、川岛、许钦文等人文章,还配有王琦的木刻《鲁迅与“三一八”》、张松鹤的雕塑《鲁迅像》,再就是滑田友等人创作的这幅浮雕。引入图像的因素,让其与文字之间形成某种对话、阐释与诘难的关系,这是个好主意。
至于封底那幅演讲图,作者闻一多,据说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有关五四运动的美术创作。该图出自《清华年刊》,即清华学校1921级毕业班纪念集,原本是闻一多创作的书籍装帧,我取中间的图像部分。图片上方有“BEFORETHEAUDIENCE”字样,至于“天安门前的青年讲演者”,则是《拍案颂》编者代拟的题目(参见闻立树、闻立欣编著《拍案颂:闻一多纪念与研究图文录》392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封底是天安门前的“演说”,封面为青年学生的“呐喊”,二者都关涉早就消逝在历史深处的“声音”。文字/图像/声音“三合一”,才能呈现比较完整的历史场景;很可惜,后者只能靠你我自己“遥想”了。
2009年4月26日于圆明园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