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想她的话,还真是的。当我有自主读书意识的时候,正当港台文化席卷
流行读物大都是轻松快意的,没有阅读障碍,不像一些经典作品,因为思想的艰深,需要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大动脑筋。流行的通俗的图书像糖,哪个小孩子不愿意吃糖?那是多么甜蜜的事情。只有成年人才会把他手中的糖拿开,因为知道吃多了牙齿是会被蛀掉的。但是在阅读上,谁为我们童年的阅读把关?
初中时苦读琼瑶,高中时迷恋席慕蓉。你不能说这期间我就没读过其他书,唐诗宋词马马虎虎也能背下几首的,但大都雁过无痕。虽说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到如今,很多古文必须参照白话文翻译才能读得懂。
记得鲁迅曾在《朝花夕拾》的《五猖会》里回忆小时候,有一次他要去看五猖会,可是他父亲却逼着他背诵《鉴略》,必须背会了他要求的段落,才能出去玩。艰深拗口的古文让七岁的鲁迅很是受罪,不过他终于还是完成了父亲交待的任务。虽然,完成任务之后,也就没有了玩的心情。小孩子也许都有过这样被逼迫的经历,小时候是不能完全理解大人的苦心的。可是,我想,鲁迅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文学大家,是和他厚实的古文底子分不开的,而对古典文学的熟悉,又怎能和父亲的严厉督导分得开呢?
现在常常想,琼瑶是不必一棒打死的――其实打也打不死,消遣的、娱乐性的读物,像零食一样,也是童年的一个正当嗜好。每一次小孩子正玩得开心的时候,非逼他背古文,那也太令人扫兴。不过,给自己列一个理性的书单,多读一点经典作品,哪怕读不下去,也要逼着自己去读。趁着青春年少多读一些,哪至于要现在人到中年了还要补课呢?
这些年,因为职业的关系,常常会收到很多的童书,大都是幽默的,搞笑的,嘻嘻哈哈的,我女儿看了,会读个不亦乐乎,一边读一边会大笑起来,一开始我很犹豫,不知道要不要把她手中的书拿开。因为她读的时候是快乐的,我拿开,是不是等于剥夺了她的快乐。
不过有时我还是会给她拿开。我会拿一些经典性的作品让她读,也许她读这些的时候,无法一目十行,无法立刻就刺激到她的笑神经。不过,我必须让她明白,童年的阅读是要有比例的,经典的阅读必须在整个的阅读计划中占到一个相当的比例,等她长大了,她的精神才不会缺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