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评论家热议主旋律作品如何获得长久生命力

2009-06-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记者 舒晋瑜 我有话说
本报讯 “《地平线》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写作的真实。《地平线》和《历史的天空》、《亮剑》等作品一样,由于真实使主旋律创作获得了生命力。”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胡平最近表示,新时期文学中,主旋律作品如何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地平线》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评论家吴秉杰指出,《地平线

》在很难写或说很容易重复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给人以新鲜感。在领袖人物的塑造上,作者阎欣宁不落俗套,尽可能以一种朴素本真的面目出现。他从自己关切的人物着手,以小见大,细节取胜,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中国革命历史,是当代文学一笔重要的资源,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革命历史题材和革命战争题材的小说占据了文学创作的半壁江山,开创了当代文学的第一个辉煌期。自90年代以来,革命历史题材再一次红火起来,从这样一个绵延不绝的轨迹中,我们看到了革命历史资源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是一个取之不竭的宝库。“不少作家从新的视角、以新的姿态进行革命历史的写作,提供了新的文学范式,但也有不少戏说、歪说、反说的文学叙述,将革命历史变得面目全非。阎欣宁坚持正说,是非常需要勇气、智力和识见的。”评论家贺绍俊表示,阎欣宁的写作力图回到历史的现场,再现当时复杂的历史场景,他所做的工作是为“正说”祛魅,让“正说”在历史的现场中获取更充分的证明。

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董保存认为,新时期以来,革命历史题材和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反映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人民军队初创时期的作品很鲜见,在军事文学的百花园中,特别是长篇小说创作中很少见。《地平线》的创作,填补了这个空白。评论家崔道怡认为,在“双献礼”的各种活动和成果中,《地平线》这部书蕴涵了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意义,它是为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里程碑立传的,也是为新中国建立60年更新进程树立路标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